一三六

推荐阅读:死灵法师只想种树虚空极变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巨门卷百炼飞升录红色莫斯科九龙归一诀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

    “初二一早,大军乘西北风渡江,从采石矶西面的牛渚矶登岸。常遇春不愧为一员猛将,以木船作盾,是顶着元军的箭雨冲上的岸,领了十余人作先锋部队,杀出一条血路。邓愈大军冲上岸之后,官兵被杀的四散惊逃,我舅带着主力从牛渚蜂拥而上,不到半日便拿下牛渚,再乘船东行,一举攻下采石。沿岸守军不是逃就是降,他们打算在采石矶整顿兵马,清点收缴的兵器和物资,再定一个计策,下一步攻打太平。”朱文忠把茶碗端在手上,不着急喝,接着说,“大概要在采石逗留几日,听说那个李扒头,不识好歹要先下手为强,设下鸿门宴,请我舅舅去吃酒,实则要趁庆功时,安排人手,杀我舅舅。”
    沈书吓了一跳,顾不得晚点再看,把纪逐鸢的信拆出来,一看之下,却满脸通红,连忙又把信纸塞回去。
    朱文忠奇怪地看他,问:“你哥写什么了?”
    沈书扶额,端起茶来喝了一口,道:“这么大的事,我以为他会写,信里没提。”
    “平日瞧着你挺聪明,给你的家信里当然不写这些,要是信没能顺利送到你手里,里头再有军情。”
    “那就完了。”沈书接过去说,不禁也笑,确实如此,看来便是自己不说,很多事情纪逐鸢也能考虑周全。沈书把心思从纪逐鸢信上写的内容上扯开,问朱文忠:“险些晕了头,真要是左副元帅有什么事,你也没闲工夫来跟我说了。定已料理干净了吧?”
    “还没有,不过他也没能杀到我舅。那个李国胜手下办事不牢,有两人见我舅舅攻打采石矶有勇有谋,手下也尽是勇武之人,心思便就活了起来。”
    乱世之中,凡有一点本事的人,只要不效力于朝廷,都会左顾右盼,考量谁才是最有可能推翻朝廷自己当皇帝的那个。如今的朱元璋,与投到郭子兴门下时的穷和尚不同了,这局面仅仅与四个月前相比,也已完全不是一回事。当时郭子兴还在,滁州军两个派系,一是一开始从濠州跟着郭子兴举事的老人,二是朱元璋做了镇抚从钟离和滁阳一路征兵,接收进来的滁州军。郭子兴进城后,朱元璋把一路打下滁州收编的三万余人悉数交出,这些人在郭子兴死后,更愿意听令于朱元璋而不是郭天叙。除了郭天叙年纪尚轻外,此人除了是郭子兴的儿子,一直无所建树,在军队当中,威信甚至无法与张天祐相比。
    沈书沉吟道:“他与赵普胜原本只想龟缩在巢湖上,屯粮据寨,有吃有喝地对付日子,不管外头乱成什么样,只要守好眼跟前的一亩三分地。也能过得风平浪静便满足了。殊不知真要是外面全乱了,巢湖这点地方,又安能幸免。”
    朱文忠听沈书的话,露出思索神色。
    “大乱已生,天下不定,谁也无法偏安一隅。在朝廷,凡起兵反过的,哪怕被招安,也会成个互相不能放心的局面。就是如今不处置,秋后算账必不会少,而若朝廷连算账的势力都没有,上头坐的不是我们汉人正统的皇帝,颠覆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沈书道,“庐州若无左君弼,李国胜断然不会肯出来,既已拿下采石矶,他动了旁的心思也属寻常。应该是看你舅舅麾下猛将不少,连自己的水军也在此次作战中听令于他,想是怕会失去水军,落个两手空空,此刻便想要脱身而退。”
    说到这里,沈书低头喝茶,叹了口气:“想吃下你舅舅的大军……”他沉吟摇头,眉头皱了起来,道:“怎么想的?目光短浅,自寻死路。”就算没有人通风报信,以朱元璋的多疑防备,在取胜之后,听到李国胜要在船上设宴,他恐怕就会警觉了。
    “那两个给你舅舅透风的,叫什么?”出卖主将,是狠角色,沈书心想,得记住这二人的名字,既然来报信,那就是纳了投名状,多半会改投到朱元璋的麾下,得留心着,说不得将来还要一起打官军。
    “一个叫桑世杰,一个廖永忠。”朱文忠道,“多亏这二位义士,我舅舅称病未去,已然躲过这一劫。”
    沈书心想,李国胜大难临头了,让朱元璋知道了他曾设毒计要害他,便是朱元璋原不打算吞并巢湖水军,只是借他的船和粮过江,眼下必定已决心杀了李扒头,接管他的军队。
    那本就是一帮子贼匪,主将一死,手下人或有几个良心犹在想替他报仇,其余人等第一时间只会想找一座更大更稳的靠山。巢湖水军在人数上完全无法与朱元璋的军队相扛,这事只要做得机密一些,掩盖李国胜是被谁所杀,死于元军之手也好,死于意外也罢,也就不了了之了,大不了就是把水军里知情又不肯投降之人全杀了。
    “你这些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算了。”朱文忠正色道,“我舅不喜欢事事被人洞察,将来你若有机会到他跟前去,千万别忘了。”
    “我知道。”沈书笑了起来,示意朱文忠喝茶。
    两人各自把夫子布置的文章写了,沈书帮朱文忠看过,就在他写好的上面修改,朱文忠拿过去誊抄一遍。
    趁朱文忠誊写文章的间隙,沈书回房去,叫来郑四,让他找一个比信封略大的匣子来,郑四去了。
    沈书坐下来,又展开纪逐鸢的信看了一遍,他原先脸上便有一些微红,看着信,愈发地红了。心中原本急切地想立刻便回信让朱文忠送走,现在沈书食指在纸背上不住刮擦,又不想今日回信了。
    纪逐鸢信里只说已攻下采石矶,一切顺利,没有受伤。偏偏最后几句让沈书哭笑不得,他说:为兄的甚是想念弟弟,和阳一切可好?我在军中听闻,古时有人从军,衣服为家人所缝,鞋子为家人所制,妇人日思其汉三遍。鞋儿袜儿都备得有,棉甲军服也不缺,亲人当如何?
    唔,言下之意,要他一天想他三遍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衣服鞋子都没叫你做,那你当如何?你当一天想他三遍犹且不止。要不是字儿实在写得不怎么样,一眼就能看出是纪逐鸢的手笔,沈书简直要怀疑是有人捉刀。不过虽然字是他亲笔写的,意思却未必是他一个人想的。能跟纪逐鸢混在一起出这种主意的,无非是一个晏归符罢了。
    李恕也老捉弄自己,也许他们三个臭皮匠,自以为能顶个诸葛亮。
    沈书不自觉满脸是笑。
    郑四敲门。
    沈书面无表情地拉开门,拿了匣子装纪逐鸢的信。沈书想了一下,要是这一仗打得久,家信将会慢慢装满这个匣子,所谓家书抵万金,他可就发了。
    “少爷,您那位姓许的朋友要出门。”
    “哦。”沈书想起昨天王巍清来吃酒,许达看见王巍清之后,脸色不大好看,再迟钝的人大概也觉察出来,沈书待他并不亲近,至少不比在高邮的时候近。在高邮是机缘巧合分在一间房里住,多有互相照应。沈书私心里想多照顾许爹,却知道许达不是个好货,为了些许好处就会出卖自己,若不是因为这一层,把他带在身边又何妨。
    “他要用车吗?”沈书问。
    “不用,只说出去走走,我那个弟弟郑武把人拦下来了。”郑四道,“没说旁的,只是说城里头乱,最好别出去,他现在回房了,就不知待会如果还要出去,是不是放他出去。”
    “让他去吧,也不是坐牢,随他去。”沈书没太把这件事放心上,郑四说是已经托人去打听城里的宅子,问沈书用不用自己去看,沈书想了想,让郑四去办,只是吩咐钱若不够再告诉自己。
    傍晚时候沈书索性叫许家父子也出来一起吃饭,朱文忠要说的话下午也说得差不多了,郑四炖了两只老母鸡,那香味别说院子里,就是外面街上也能闻得见,一桌都是好菜,独独撇下许家父子确实不好。
    院子里支了三张圆桌,沈书与朱文忠、许家父子一桌,王巍清差人来说了今日不来,剩下的两张桌,家里使唤的人各自分着坐了。
    许达下午出去已回来,换了身干净的布衣,正吃饭,他眼珠子上下转动,视线片刻不离朱文忠。
    朱文忠觉得不舒服,顾忌是沈书的客人,也没开腔说什么,只是被人一直看着,沈书跟他交代过此人,已经知道是个胆小怕事的,本不把他放在心上。酒过三巡,许达看着像是略有了一点儿醉意,竟朝朱文忠打听军营里最近还有没有征兵。
    “本不必这么舍近求远的,沈书他哥就是个将军,也答应给我在军营里找个事做,不想这么快就打仗去了,照我说把我带上就是最好,我还能替他扛枪拿剑。”许达酒酣耳热,大着舌头说。
    许爹不吃酒,喝完两碗汤就下了桌。
    “许兄恐怕多吃了两杯酒,记不清了,这种事我哥既没答应过,他也没这个本事答应你。”沈书冷冷道。
    朱文忠端起酒杯与沈书碰了碰,笑道:“喝酒、喝酒。”呷了一口酒,朱文忠才对许达说:“最近倒没听说,纪兄也不是将军,只是他在军中勇武,少年出英雄,大家佩服他的身手,敬称他一声‘小纪将军’,实则是不管招兵的事,你找他确实是找错人了。”
    “连个将军也没捞着啊?”许达咕噜一声,喝干一杯酒,勾起酒壶一看,朝着左近的矮桌上吆喝,“没酒了,弄点酒来。”
    下人们见是他在叫,都有些犹豫,沈书对郑四使了个眼色,轻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郑四把酒壶拿下去,就再没送酒上来,沈书跟朱文忠吃完各自下桌,许达一个人在椅子上瘫着。沈书送走朱文忠回来,看见许达缩起两条膝盖,倚在椅子里睡着了,郑武和周清两个在撤桌子。
    沈书叹了口气,走到廊上去,找人去把许达抬回房间去睡。自去书房给纪逐鸢回信,写了几次都不满意,扔得一地都是纸。沈书出来时,伺候笔墨的周敦从门口看了一眼里面,一脸惨不忍睹。
    晚上沈书睡得不踏实,在榻上翻来滚去,被子掉到地上人还浑然不觉。夜里冷风推开只留了半个巴掌缝隙的窗户,难得清朗的一轮月钩挂在天上。
    ·
    江上,白涛滚滚紧贴船底而过,麻袋一般的死人被掼进水中,转瞬即逝,泡影都没能留下一个。
    “完事儿,吃酒去。”有人过来拍纪逐鸢的肩。
    纪逐鸢一言不发,都知道他不爱说话,那人也不计较,又招呼旁的兄弟一起去吃酒。
    晏归符的声音在纪逐鸢身后响起来:“泊沙河。月钩儿挂浪,惊起两鱼梭。浅碧依痕,嫩凉生润,山色轻染修蛾。”
    “有这闲情。”纪逐鸢嘲道,蹲在船舷上,打量远处翻涌的江涛,今日总算不下雨了,天上端的是峨眉月,倒在水中却被湍急的流水击碎,乳花似的浮在江面上。他提起挂在船舷边的一个渔网,不扯起来看上去便是一道黑绳,毫不打眼。大大小小翻着白鳞肚的鱼儿在网眼里垂死挣扎。
    纪逐鸢轻轻吹了一声口哨,让晏归符去看看李恕和高荣珪睡了没有。
    近千艘船停泊在江边,江面甚是宽阔,一眼望不见对岸,且隔岸也不是和州了,他们已经离开和州三日。纪逐鸢用一个盆把鱼倒出来,拿到自己用的一尾小船上,剐鳞抠鳃,开膛破肚,弄了些许姜葱和烈酒腌制,起炉火,热油锅炸鱼。
    身上还带着水的鱼一入锅,噼里啪啦一顿乱炸。
    纪逐鸢连忙站起来,等油爆的声音弱下去,这才蹲身,用筷子不断翻弄鱼儿,炸熟的活鱼保持着死亡时卷翘的姿态。
    船身猛地一晃,几人说话的声音传来。
    有人叫道:“纪兄,你又开小灶,我带了酒。”李恕笑呵呵地从船舱里出来,这船船头船尾都能上,中间遮着简陋的乌篷,内中有一食案,船板上有水,便有平日里过来弄点东西吃的人带的马扎两个。
    高荣珪才刚坐定,突然听见些许响动,立刻起身到船尾去,看见有几艘船正从船队尾部,顺江而下。喜欢不纯臣请大家收藏:(663d.com)不纯臣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526/104262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526/1042624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