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八

推荐阅读: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巨门卷百炼飞升录红色莫斯科九龙归一诀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我的谍战岁月邪王嗜宠:鬼医狂妃绝色毒医王妃

    周仁一见来者, 顿时满心惊涛骇浪,他连忙低头,手碰到茶碗, 茶碗也被他颤抖的手碰得微微震动,丁零当啷响了起来。周仁一把握住碗盖,这才止了响声。
    张士诚并未留意, 却显然有些疑问, 他皱眉打量眼前人。
    “胡人?”
    穆华林生得与大部分蒙古人都不一样,他过于魁梧,五官眉目深邃, 更像是西域小国而来的商人。
    “士德贤弟临终所托, 让我将此物交给周王。”穆华林取出腰上皮卷套, 内中有一卷信,信封卷起的轴心, 裹着一物。
    周仁过来接去,他飞快瞥了一眼穆华林, 脸和额头已出满汗水。穆华林却并未看他,他立于堂下, 其威势却隐隐压住张士诚。
    此刻张士诚已面有土色, “临终”二字令他大受刺激, 他显得出神,并未注意周仁的异样。巨大的悲痛反倒让张士诚说话格外平静,他先取信中的锦囊,目光触及锦囊里的东西,顿时喉头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胃里的酒液便往上冲, 当即哇的一声吐了。
    周仁连忙拿水给张士诚喝, 匆匆一瞥,锦囊里隐约黑红的东西,有不好闻的气味。
    周仁神色巨变,看穆华林,颤声道:“此为何物?”
    穆华林答道:“我没有看过,士德贤弟只叫我将这两样东西带给周王。若无事,我便先退下了。”
    “等等。”张士诚铁青着脸,他还从未见过如此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人,然而想起是士德所托,再打量此人,只以为穆华林是张士德不知在何处结交的江湖游侠,语气也缓和些许,“壮士没旁的事,不如先留下……”
    穆华林双眉一轩,很认真地思索片刻。
    “我还有其他事,周王若有什么吩咐,现在就可以说。”
    张士诚嘴角抖动,咬牙道:“你可见到士德最后一面?”
    “不曾。”
    “那你如何拿到这封信?”张士诚沉声问。
    “士德被关了一月,我本在扬州路,听闻他被抓,带了三百两银到应天去活动,幸而他被关押在一处寻常的牢房。我们见面吃酒几回后,再去时被人告知他已被带走。这两样东西,是我花一百两银子买的……”穆华林止住张士诚想说的话,淡道,“士德于我有旧恩,钱财身外物,生死皆命定之数,周王不必客气。我是为他,也为自己无愧于心。”
    张士诚点了一下头,勉强挤出话来:“那让本王至少款待壮士一顿好酒饭,再为你另备盘川,士德……必然也不愿见本王薄待他的朋友。”
    “他为人不拘小节,不会在意这些。”穆华林欲言又止。
    张士诚:“壮士不妨直言。”
    “士德最后一段日子虽在牢中,却很看得开,他以为朱元璋是留他作人质好与周王讨价还价。周王治苏杭,代行天恩以利万民,士德对我说过,他是极怕与朝廷作对,每日提心吊胆,被抓到牢里反倒不怕了,只想好好休息一阵。”穆华林表情黯然,“岂料竟会长眠于应天,好在两地相去不远,周王近日可梦到过他?”
    张士诚呼吸急促,震惊地略略张大了眼睛。
    “我以为只是过于挂念,日有所思,是以夜有所梦。”张士诚骤然落泪,哀呼一声,“六弟呐!是你来哥哥梦里了,是你啊!”
    穆华林无动于衷,只道:“想必士德在周王梦中亦是言笑晏晏,并无不妥。”
    张士诚满脸惊愕。
    穆华林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哪怕不对,也有另一套说法。只听穆华林说:“说明他虽魂归天地,唯一牵挂的,还是周王,一脱去肉身拘束,便现身于您梦中。这也正是他屡次同我说起过的,不希望兄长过于殚精竭虑。”
    “他还说什么了?”张士诚胸中一片剧痛,嘴唇浸出淡淡紫色,仿佛精神难以支撑,随时可能急怒攻心晕厥过去。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已被关了许久,隐隐也透露出不祥的揣测。但他仍强打精神宽慰我,说朱元璋定不敢杀他,因为惧怕周王您的百万大军。”
    张士诚一手按在脸上,情绪无法控制,指缝已湿透了。
    周仁一个劲给穆华林使眼色。
    穆华林:“设若朱元璋果真狗胆包天,将他杀了,他也认命,绝不会怨恨兄长。”
    张士诚放下手,视线一片模糊,鼻端与脸孔激动得通红。
    穆华林再度显得犹豫,继而他眼神现出坚定,仿佛下了某个决定。
    “这话我本不应讲出来,士德是我好友,我们私下的言谈,不足为外人道。但您毕竟是他的兄长,如今人已不在,我若不说,再没有第三个人能将他的心意说与周王。”穆华林道,“士德曾与我提及,他年少时比其他男孩个子都矮,偏偏又聪明,因为这个,时常被人欺负。有一次有人骗他冬夜垂钓,其实悄悄敲碎了钓洞周围冰面,想让他吃点苦头。是周王您半夜里发现他竟不在家中,找到人后,毫无犹豫地跳到冰水里救他,这才保住他一条小命。您为这事跟人打架,被父亲狠狠责打一顿,丢在冰天雪地里跪了一整日夜。事后果然因此高烧不退,病愈后心肺落下毛病,咳疾始终不愈。那时士德在牢中,说起此事仍唏嘘不已,他觉得自己死后,您一定会倾尽全力报复。他叹道:须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要是在此处败光家业,不仅不值,我就是到地下,也会不安。”
    周仁早已听出问题来,只不住皱眉,低垂着头不发一言。
    张士诚哭够了,满脸思索的神色,并未留意周仁。
    穆华林又道:“士德认为,朝廷议和的诚意无可厚非,只是孙捴毕竟小官,那时没有看顾到,竟叫人折磨死了。”
    张士诚抬眼看穆华林,面上已全然没有悲伤。孙捴怎么死的,张士德比张士诚更清楚。那张士德就不可能说出这番话来,他会这么说,唯有一个可能,直至死前,他这个弟弟仍不死心,想让他向朝廷求和。
    “朝廷看重的是周王,而非区区孙捴,只要稍托人说合,届时好好款待朝廷所派官员。之后便可以,背靠大元朝廷,休养生息,既免于两线交战,又可养精蓄锐。数年之后,不愁不能与朱元璋一战。怕只怕——”穆华林停顿片刻,方道,“士德怕周王会如同当年,急在此时报仇。”
    密使走后,张士诚没有放周仁走,坐了良久,方才长叹一声,这一声饱含不甘和痛苦。
    他抬头看周仁,道:“如何?”
    周仁受惊一般起身,一揖到地:“全凭主公吩咐。”
    “你坐下。”张士诚道,“我是问你,降元如何?”
    周仁顿时心惊,不敢多说,心念电转,答道:“未为不可,虚与委蛇一番,这一年我们已折损太多士兵,钱粮如此消耗下去,士气受损,也会拖累百姓。若要加重赋税,扩充军队,又恐百姓生怨,那这许多年的功夫都白下了。”
    张士诚喝了口茶,点头道:“哪怕投降,也要让朝廷封个名正言顺的王,省得将来看蒙古官员的脸色。要叫他们知道,我降亦可,不降也可战。”
    周仁心事重重离开王府,走到家门口,抬头看了一眼门匾,提步正要绕道离开,忽然看见前方道路拐角,有几张生面孔。再一回头,身后也有,只得苦笑摇头,让手下上去敲门。
    ·
    朱文忠受命带兵围了休宁县一晚上,他的兵在东路,固守东门,不让敌人逃出。
    然则一整晚过去,士兵都有点饿了,朱文忠下令原地休息,他掏出干饼吃,突然看见一小股人马接近过来。
    沈书翻身下马,招呼朱文忠到一边去说话。
    “还没动静?”昨夜沈书睡了两个时辰,以为天亮之前应该能攻下来,现在太阳已经照得四处明亮,还没消息。于是沈书把弓箭一背,叫了刘青、郑武和几个留在老营的士兵,从十数里外骑马赶来。
    “他奶奶的真能熬,我是最后来的,已被围困六天了。城墙上的守军雷打不动,骂他们老子娘都没反应,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拿东西堵住了耳朵。”
    沈书:“……”
    “你过来做什么?”朱文忠紧皱眉头,问沈书吃不吃饼。
    沈书一想这放了好几日的干面饼,吃一口腮帮得酸好一会,顿时胃口全无。
    “早上吃过才出来的。”沈书想了想,“他们是不是不想打,想议和?”
    “谁跟他们议和。”朱文忠哭笑不得,“又不是跟外族打,两国交战,且可议和。咱们这在造反,只能你死我活。”
    沈书道:“弃城而逃的官员也不少。”
    朱文忠遥遥望了一眼城门,看不清女墙上有没有人,随着太阳出来,倒是看出不少架在城上的弩机和弓箭,像是要顽抗。
    “不像跑了的样子,等元帅下令。”
    沈书听得哭笑不得,朱文忠打仗跟朱文正最大的不同便是,他打仗没有紧绷感,该怎么着怎么着。他老大是常遇春时,常遇春叫他跟着谁捡漏他就跟着谁,如今跟了胡大海,比起常遇春,胡大海温和许多,时常听取将领们的意见,他手下常有擅自行动者,若攻下了城池,胡大海不仅不会治其僭越,反而会将一城所得尽数赏给手下。
    而朱文忠,从不擅自行动,指哪儿打哪儿。朱元璋的外甥来了都这么“怕”胡大海,于是其余众将渐渐收敛。
    照朱文忠的意思,他现在太年轻了,应该做的是边打边学习,战后做好复盘。朱元璋把他放在最得力的大将手下,便是这个意思。
    沈书屡屡不知是不是应该跟他言明:你舅不只叫你学习,顺便也是叫你把这些大元帅盯紧一点,让你们互相掣肘,不完全是叫你来当学童。
    围守一城是最为枯燥的功夫,十二个时辰都得打起精神,安排人手轮换,不能让敌人有机会突破任何一方,放走敌方主将更是大忌。然而有时候一围就要数月,譬如常熟久攻不下,便围了大半年。
    当年脱脱围攻高邮,纪逐鸢还在元军,最后功败垂成,反喂肥了张士诚。
    好在休宁是中县,城中且不足万户,左不过就是这两日的功夫。沈书逗留片刻,看了看地方,让朱文忠派几个人加挖两条战壕,没事儿就去旁边砍树,多绑几个杈子,真要有人冲出来,也断无法骑马通过。
    “你回去?”朱文忠看沈书似乎要走。
    “弄点吃的去。”沈书低声道,“我们带了二百石盐,有地方换粮。”
    “我怎么不知道带了这么多盐?”朱文忠一愣。
    “陆霖知道。”沈书一笑。
    朱文忠朝他身后一看,舌头在牙齿上抵着啧了一声,“我说怎么把辎重营的也带过来,陆霖,你别被他骗了,别什么都拿出去换。”
    陆霖腼腆微笑。
    沈书哦了一声,面无表情地朝朱文忠说:“那你把二百石盐自己吃了吧。”
    朱文忠:“……”
    沈书翻身上马,带上自己人,回老营后,陆霖立刻着人把盐带上,他们要离开老营,到二十余里外山林里一个小寨子换粮食。元朝大乱之后,不少村落都会结寨自守,与张士诚、徐寿辉等人不同,也跟揭皇榜乘势而起挣得义兵万户头衔的地主富绅不大一样。
    这些村寨没有太大野心,只求自保,封闭村落道路,或是举村迁入山林、湖上岛屿、滩涂附近荒僻之处,开垦田地。男人们自愿结成武装,护卫老弱妇孺。朱元璋的意思,先不管此等小寨。上一次到铜陵,沈书便发现有许多这样的地方,偏偏手头什么也没带,没法跟他们换,硬抢不是不行,而是这样的寨子推倒一个少一个,让他们继续存在下去,他们自己就会产粮,只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在沈书看,上手硬抢,强行捎粮,第一败坏吴公的名声,到时候那些隐居的文人、地方上的乞丐、寺庙破落后四处化缘的行僧,就要编排你了;第二,把人杀了,弄得别人家破人亡,是极损阴德之事,要让多少人流离失所,而这些还在自己土地上朝天讨饭吃的,是最老实不过的普通人,能不要欺负他们,就不该欺负他们。
    第三就很现实了,与村寨易物,拿出来的无非是盐、生活用具,什么陶罐瓷壶的,从他处抢来的东西,既不能吃,也用不了多少。村寨出让吃不完的粮食,双方各取所需,可以一直维持下去。这与朱元璋定下的屯粮大计不谋而合,这些寨子里人本来就不多,该走的都走了,留下的不然走不了,不然就是不想打仗,种地正好。
    一来一回,足足五六个时辰,午饭都在寨子里吃。沈书把一包肉放在朱文忠帐内桌案上,先记账,再去翻看文书,将这一日进展整理成文报。写到一半,丢开笔,走出帐篷,繁星如雨,空气闻起来清苦湿润。
    “刘青,让大家把帐篷扎起来。”沈书吩咐完,径自入内,把鞋子脱了,将灯台移到近处,于火上烧红一根细针,逐一挑破脚上的水泡。姚琅拿的药膏涂上去清凉舒适,刘青再回来时,便看见沈书躺在榻上,舒服地伸个懒腰,喉中还发出一声长吟。
    刘青:“……”
    沈书一睁眼,顿时脸红起来,连忙盘腿趺坐。
    “朱将军派人来传话,说天亮前能攻下,叫大人预备着让老营整队,天一亮就进城。”
    “这么快?”沈书精神一振,进城就意味着可以不用在野外睡了,接下去的几天有床也有热水洗澡了,所有人都可以好好休息几天。
    当即沈书让刘青去把陆霖叫来,两个人商量好分工,先不通知所有人,等四更时再传令各队,拆解帐篷和防御所用车、架,把要带走的东西装车,卯时各自吃点东西,准备拔营。喜欢不纯臣请大家收藏:(663d.com)不纯臣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526/104264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526/104264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