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〇

推荐阅读:巨门卷百炼飞升录红色莫斯科九龙归一诀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我的谍战岁月邪王嗜宠:鬼医狂妃绝色毒医王妃武神主宰遮天记

    连着数日都是下雨, 放晴之后,沈书的病彻底好了,成天有劲没处使, 在营地里四处找纪逐鸢的手下对招。纪逐鸢带的那一伙都是莽子,压根不把沈书放在眼里,瞧在纪逐鸢的面上, 只当陪沈书玩。
    直到沈书露了一手百步穿杨, 那箭法漂亮,看得众人目瞪口呆。便有人先上来挑战沈书的箭法,沈书三战三胜, 却道:“伴读做得久, 陪少爷读书练箭骑马, 就数花在这上头的功夫多,这我都射不中也太给公府丢人。”
    一句话化解了同他比箭人的尴尬, 后来比拳脚,沈书力气是差些, 打了四场,两胜两负, 出了一身汗。
    刘青做好了饭, 叫过去吃, 于是一众人等都各自散了,回去自己的小队吃饭。
    柳奉亨看得眼睛发直,恭恭敬敬捧碗给沈书。
    “拳法有生疏。”纪逐鸢一直在旁边看,指出沈书身法里的几处错误,“他若格挡你左手出拳, 腿须跟上, 取下盘, 你的个子比他高些,他从下往上挡你的拳,重心下沉,有兵器时可用兵器突袭对方双脚。”
    纪逐鸢的思路从来不针对比武,平日练兵他教授手下的第一条便是保命。这也让更多人怕他,只觉他是个狠人。实则沈书很清楚,除了在对敌的时候,纪逐鸢出手很有分寸,从不倚强凌弱。
    是日晚上,斥候探得一处村庄,沈书去与村正交涉,有十几户村民同意让红巾军住进家里。纪逐鸢带的人不多,大家挤一挤,床上床下都睡人,勉强装下了。到洗澡的时候,怕打扰民家,附近有河,士兵们个个儿脱得赤条条,河水不深,大家头上只裹一条巾子,在水里互相喂洗澡水喝,冷水泼在面上,是个人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纪逐鸢把几个壮汉按在河里,沈书一眼没看见,换成旁人把他按在河里。沈书在岸边看得哈哈大笑,有人招呼他去河里,纪逐鸢把那人拖进河水里。
    沈书的视线从河中收回来,夜空清朗,散落了许多星子。无数白星拖着青光划破天际,沈书心中一颤,不觉站起了身。
    河里有些人看见,便指给同伴看。
    回去以后,纪逐鸢烧热水给沈书洗,这家人没有浴桶,得站在角房里面洗,沈书自己洗澡,纪逐鸢把梳子咬在嘴上,手指勾散沈书的头发,从末梢一点一点打散,手指温柔地梳开他的头发,用水浇透,再用梳子梳。
    沈书鼻子一动,不回头地问:“怎么这么香?”这家人穷成这样,肯定不可能有洗头用的脂膏,那都是稀罕物,寻常人家有皂角用已不错。
    纪逐鸢用手指扣了一块嫩红的脂膏,于掌心融化,笨拙地按在沈书的头发上,合掌将这千丝万缕的烦恼都搓成一念。
    “几日没用,闻不出来?”纪逐鸢揶揄道。
    沈书耳壳通红,不想转头看他,角房里光线阴暗,唯有一根蜡烛,插在壁上老旧的木台中。
    洗完之后,沈书终于觉得舒坦了,心想还好没有浴桶,不然能倒一桶黑水出去。不是没行军过,但得痢疾还是头一遭,弄得这一阵都没法洗澡,倒不是不能洗澡,而是沈书人太虚弱站不稳,站起来就两条腿打颤。他也没法全叫纪逐鸢给他洗,那太奇怪了。
    “还没写完?”纪逐鸢铺好了床。
    “好了。”沈书把要捎回应天的信封好,爬到榻上去,刚刚躺下,纪逐鸢便翻身过来压着他,在被子里抓了沈书的手。
    “什么事?给谁写信?”
    沈书听了,满脑子都是一个男人不满媳妇给他人鸿雁传书,化身大醋缸子散发酸味,顿时忍俊不禁。
    “嗯?”纪逐鸢鼻腔中发出好听的浅吟。
    “马上闰九月了,给家里写的,让舒原到公府问一声,给铸造局的钱拨了没有。”
    “你管他有没有钱使?你都不在应天,让他们自己去烦。”纪逐鸢不耐烦地说。
    “老子垫了钱的!”沈书一声大吼。
    纪逐鸢:“……”
    沈书吼完他哥,在榻上笑得打滚,纪逐鸢把人按住,低头去吻他,惩罚式地将沈书的手脚牢牢扣住,亲得沈书喘不过来气,只得认错告饶。
    “现在就求饶?”纪逐鸢的目光像一头危险的猛兽,巡视自己的领地。
    沈书被他看得喉头有些发干,脸却更红,只得偏过头去不看他。
    纪逐鸢低头凑在沈书耳边,连呼吸声也从耳蜗里传递进去。纪逐鸢的气息变得若即若离,从榻畔的小桌上,扯过那条湿润的发带。
    “哥,我错了。”沈书极为认真地说,嗓音微微颤抖。
    “太晚了,也太早了。”纪逐鸢低声说话,说话声被窗外树叶摇动的沙沙声完全盖住。
    第二天下午,这队人马撤退进寿昌县,寿昌是一中县,地方不大,也不是最小的,隶属建德路。唐初时候,建德路被称作睦州,后改为严州,又改新定郡。到宋时升为建德府。到了蒙古人治下,先改建德府安抚司,后改建德路。而建德路底下,又管着一个建德县,于是全境便被红巾称为严州,便于区分。
    寿昌县毗邻富春江,旧有一个破县衙,邓愈、胡大海在衙里头住,另有几个将领,胡大海的意思是让朱文忠过去,朱文忠倒觉不必,便在江边挑了一户跑了的富家大院。
    “我这地方,比县衙舒服百倍。”朱文忠不无得色。
    沈书四处转转,不得不承认朱文忠会选地方,他们也就早到一天,应该来不及打扫,这家桌椅板凳都还在,花梨木的家具丢得到处都是,应该还搬走了不少。有些椅脚明显原有包金,被人抠了去。但无伤大雅,住起来完全足够。
    如此大队人马在寿昌县安顿下来,听凭邓愈的命令,不打仗时就练兵,在临江之地修筑防御,若有小股人马来夺,击退便是。如沈书这等文吏,则帮忙出安民告示。
    这天睡前沈书便抄好了十几张,明天拿到街上去贴,旧衙门外面一定是要贴的。沈书从里头拣出写得最漂亮的一张单独放在一边,晚上正说要睡,陆霖敲门进来。
    开门的是纪逐鸢,陆霖看一眼纪逐鸢,神色有点别扭。
    沈书只穿一身素白单衣,趿着草鞋出来,看到陆霖左右手都拿了东西,赶紧叫纪逐鸢接过来。
    “这什么……”沈书一看,居然有两只风鸡,顿时哭笑不得,“上哪打的秋风?”
    “都是跑了的民家里找到的。”
    胡大海严令不许抢劫民家,风鸡得挂在外面晒,这光景下,人人缺衣少食,不被人拿走才怪。进寿昌时沈书留意看了看,感觉这里人似乎还好,人有没有挨饿,从脸和肚皮是能看出来的。饿久了的人不一定都是黄皮寡瘦,濒死之际,肚子反倒会鼓起来,那时便药石无用了。更容易分辨的是眼神,那些饥民一旦看见部队,最先注意到的不是当兵的腰上的弯刀,而是队伍里押运的粮草。有人搬走时,往往会连米缸里最后一粒米也刮干净,实在没带走的,也会在走后不多时,就被左邻右舍搬空。一般到他地投奔亲戚,走官道肯定不行,要路引船引什么都没有,只能徒步,有钱自可以通神,但绝大部分流民绝非此种情形。
    沈书心下清楚,却也知道陆霖能想给自己送点吃的补一下,实属有心,便不多说什么。陆霖一直在沈书面前打转,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纪逐鸢一会理床铺,一会拿个外袍趴在柜子上或者蹲在地上驱赶臭虫。
    陆霖没待多久就离去。
    “你不喜欢他?”沈书坐在榻畔,纪逐鸢坐在他旁边,沈书解了纪逐鸢束发的带子放在一边,把他的头发放下来,宽了他的武袍。
    “没有。”
    赶路数日,沈书想纪逐鸢多半是累得脾气不好,便没多想。吹了灯,纪逐鸢一点也不像累得没劲。
    如是匆匆半月过去,沈书收到舒原回信,却不是跟军报一起过来。递往应天府的书信,都是朱文忠的人在送,便是被拆看也没什么。沈书知道,舒原在张士诚手底下做惯文书工作,当初他离开隆平,不能说是没有受到旁的文人倾轧。于是舒原到了应天之后,行事格外谨慎。
    来人是在练兵时找到沈书,托的卫家的名头,说是卫济修有东西叫家里的商队带过来。
    卫家与红巾军做了两年的生意,帮忙搞粮食,这是人尽皆知的事,自然卫家有人带信儿过来,也实属寻常。
    结果见到人,那人亮出臂上的木兰雕青,短短一瞬,便放下袖子,恭敬地朝沈书说:“这两坛果酒,是主人家的心意,请大人细细品尝。”
    既这么说,沈书说不得要好好检查一下酒坛。练兵结束之后,沈书回去先看舒原的复信,当初给铸造局先后垫的一个三百两一个二百两,冯国用都批条子让舒原把钱领回沈家了,另外送了一箱子珠宝。珠宝平日里是无价,这关头上谁还顾得上穿金戴银,这是告诉沈书,他在铸造局的一份功劳,公府有数。
    天已经黑透,纪逐鸢还没回来,刘青白天是跟纪逐鸢一路,柳奉亨最近被打发去跟那伙童子兵一起练。说是童子兵,大的也足有十五岁,按虚岁就是说媳妇娶亲也不算早。
    果酒确实很香,以果子发酵酿成的酒无须曲蘖(niè)酒母,也有别于淡酒,不比粮食酒香醇勾人,另有一股水果芬芳。沈书找了个碗来,边喝边研究这酒坛,看了半晌,也没看出来在哪有能藏字条的地方。沈书对着澄亮的酒液看了会,心说难道要喝光这坛酒?李维昌人长得古里古怪,做事情也古里古怪。
    最后发现坛封里涂红的纸乃是一层油纸,拆开之后,内里另有一枚剖为两半的杏,果肉竟还没烂,蜡封住的杏核,去除蜡层后,能看见整齐的裂纹,轻轻用手一撮,便分开成两半。杏仁是挖了的,换成字条丸子。若有人不小心弄开了坛封,看到油纸里包的一枚杏,只会以为那杏果是拿来泡酒的。
    沈书将灯移近过来,照见纸上的字:人在应天,昨日方到,已派人盯守,尚无异动。落款已是四日前,旁的再无交代,也不说林凤先前去了哪里,行经何处。沈书转念一想,既然已经找到人,想必李维昌也只能是顺藤摸瓜,从林凤接触的人和落脚地入手,这些信息只有等回应天之后再谈。
    火苗舔尽字条。
    沈书啜了一口果酒,不留神一口接一口,自己一个人便喝完了一坛。纪逐鸢回来时,见沈书脸上有酒意,过来一看。
    “哪儿弄来的?”朱文忠虽有禁酒令,但只要不是在打仗的时候被人抓到喝酒,也不是多大的事。纪逐鸢凑近沈书,闻见他气息便知道喝了不少。
    沈书并没醉,当纪逐鸢凑过来,他又觉得自己醉大发了,抬起头便含住近在咫尺的嘴唇。
    来而不往非礼也,纪逐鸢双眉微微一扬,一把将人抱到榻上去。
    一场酣战过后,这晚沈书睡得很沉,醒来时隐隐约约觉得好像做了个很长的梦,吃完早饭也想不起来到底梦见的什么。
    下午胡大海召集众将,叫士兵们先解甲,赶在九月里帮着寿昌县的住户把麦子和蔬菜种了。当即便有人不满,沈书头有点晕,王恺在他旁边,扯过一张纸,写起字来,手指碰了碰沈书的手指。
    沈书看了过去,不觉蹙起眉头。
    原来缪大亨攻下扬州,立了大功,虽封赏尚未定夺,但一定不薄。将领们不满让他们在这里练兵屯田,不打仗就没有功绩可言,于是都有些躁动。
    然则终究无人敢与胡大海硬碰硬,将领退出后,几个文官小吏反被留下来,武将俱配有郎中官。农事沈书熟得不能再熟,另外有两个也是做过农官的,照在应天的办法做便是。
    这等小事,原用不着胡大海亲自过问,然而他十分关心。胡大海曾做过乞丐流落四方,深知没吃的,任凭你什么英雄好汉,都得变成软脚虾一踩就死。
    事情说完,王恺送书吏们散去,有人上来问沈书怎么分派劝农分种的详尽事宜。
    “待会我让人去说,明日一早把里正都叫去我那里,先编个简单的民户册子来用,我看没多少人,一天就能做完。”
    “沈大人好大口气,编不完叫咱们去吊死吗?”
    沈书看了那人一眼,起码快四十岁了,沈书叫不出名字,但常看见此人同夏骓一路。
    沈书便说:“反正明天早上到我那里再分,要有为难之处,说出来大家一块想办法,谁多做少做些都不妨事,农时不等人,就这两日间把活都分好。”
    沈书只对王恺拱手,不看旁人,转身就走,身后有人朝地上唾口水,沈书听见了也没回头。
    到得早上,众人三三两两,从卯时起,就不断有人进来。起先都是东倒西歪,一脸懒散颓败,有些拉长个脸,下巴抬得老高,拿鼻孔看沈书。
    沈书不管他们,自顾自吃早饭,也不招呼他们吃。
    卯时末,王恺才过来,一进院子就吓一跳,他带来的几个里正禁不住一哆嗦,这什么阵仗?
    只见院子侧门进来一队人,领头的纪逐鸢全副铠甲,把长刀往院子里一插,坐在凳上,脱了战靴,抖出靴子里的泥沙,冷冷的一双眼睛从头盔下抬起,横扫众人。
    “纪将军也在。”王恺满头冷汗,把沈书叫到一边私语,“怎么、怎么你哥也在?”
    “哦,不用管他。”沈书总不好说,我怕年纪大的不听我的话,搬了尊门神过来。喜欢不纯臣请大家收藏:(663d.com)不纯臣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526/104264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526/104264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