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零

推荐阅读: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死灵法师只想种树虚空极变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巨门卷百炼飞升录红色莫斯科九龙归一诀

    已是第七天, 胭脂铺子还没消息来,一早王巍清便戴着斗笠出门。青蒙蒙一片晨雾笼罩在山路上,王巍清武袍被浸得微微湿润, 出了门就见门外路上停了一顶轿子。
    王巍清凝神看那轿子,人都下了坡,脸还朝着轿子的方向, 冷不防跟人撞在了一起。
    “怎么走路的?撞坏咱们大人你有几个脑袋配拿出来砍?”士兵大声喊叫,上来就要拿人。
    只听一个男声暗含威严,呵斥道:“做什么?退下。”
    王巍清把斗笠戴好, 抱拳道:“冲撞了大人,还请恕罪。”
    “没事, 走吧。”
    王巍清赶着去胭脂铺,拔脚走了。
    “这人不长眼,大人怎么不给他个教训!”朱暹的手下愤愤不平。
    朱暹意味深长地看着王巍清消失在竹影中,朝手下说:“去把张逊给我找来。”
    “那小子还不知道醉死在何处,大人吩咐小的便是。”
    朱暹沉默地看了手下一眼。
    士兵忙道:“这就去,卑职这就去。”
    沈书正在房里同纪逐鸢说话, 打算挖一条水渠, 将园中矮坡上的一池子水往下引, 这样可以开点田。
    “请几个佃农来种,一亩能有一石产量就足够了,这几天我带人上去看了看,西边侧门出去, 还有一大片荒地,早就没人种了。大概有六十亩, 身体健康的话, 一个佃农能照看两亩地, 让一家子都住进来,多的能照看个五六亩,招十家人上来。”沈书算了一下,江南的地一年至少能种两季,除了水稻,还可种麦种豆,亩产一石是往少了算,一季便能有这个数。就是搬过来太晚,等把坡上那点荒地开出来,肥土之后,能赶得上在三月中旬之前下种。
    “嗯,让周戌五去办。”纪逐鸢道,“水渠哥去给你挖。”
    “还是请人吧,舍不得你拼力气。”沈书顺口说完,有点不好意思。
    “打仗也是拼力气,不打仗一身力气没地儿使。”
    沈书没有接纪逐鸢的茬,心想你是没地方使,就天天搁我身上撒野。他赶紧收敛心神,语气仍带点恍惚,“先把佃农招进来,朝廷在江东、浙西增一例夏税,现在也没人管着,等周仁来的时候我问问张士诚怎么收法。保证咱们园子里除去税粮还有盈余便是。”
    纪逐鸢现出疑惑神色,“咱们在这待得了多久?”
    “不知道。”沈书果断道,“无论长短,都得吃饭,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
    “别刚打谷子就要回去了,白便宜旁人。”纪逐鸢调侃道。
    “第一次收成前,园子里吃的用的,基本只能买。咱们在李维昌的铺子里买,可以省一笔开销。”
    “他非得收钱?”
    “要是穆玄苍在,许是不用,咱们这点人,吃不了多少。”
    “嗯,他巴不得把心掏给你,怎么会跟你收钱?”纪逐鸢点头道。
    自从纪逐鸢知道穆玄苍去而又返,跟到矿场去见过沈书一面,就总拿这件事打趣,沈书现在已经不跟他急了,并未理会,继续说:“籴米的钱都用不到陈迪给的,先用你带出来的那些。不能光种稻子和麦子,可以杂着豆子种,菽能肥地。”
    纪逐鸢问:“耕牛呢?”
    沈书想了想,答道:“让佃农自己去决定,人少,不养牛为妙,如果实在要养,这么大片地方,就让他们选后头去住。”
    周戌五匆匆过来,在外面低声叫门,纪逐鸢开门放他进来。原来是朱暹一大早又在外面等,方才派小兵叩了门。
    “问黄老先生就是。”沈书照整个院子画了一张图,闻言低头,从图上选出南面一片地,预备请人再造几间田舍,给佃农容身。原先园子的主人不事生产,后面的荒地沈书看过,本是有人种的,附近的田舍却都荒废了,显然原来的庄户早不知道什么时候跑的。偏偏园子造在一个矮坡上,前头一大片竹林,与闹市隔开,就是街市上最吵的时候,呆在书房里也什么都听不见。下坡不远就有河渠连到隆平府的水网之中,骑马坐轿也都有道儿可走。沈书想得出神,一抬头发现周戌五还站着。
    纪逐鸢问他:“有何为难之处?”
    周戌五道:“小人打听过,朱暹是吕珍的副将,主持周军铸造,周太守见了他,且要客客气气的,少爷再三推拒,会不会显得咱们,不识好歹?而且三天两头,许多人在外头瞧,朱大人的脸上也不好看……”
    “就是要让乡里乡亲的看,这样都知道这园子里头住了新贵,你们出去招人,一提旁人就知道名头,更肯放心上来做事。好奇的人越多,来打听的人就越多,方便结交隆平府里的酸儒……”纪逐鸢看一眼沈书,硬生生改了话,“才子们,都来同你们少爷谈玄论道,才好想办法混到张士诚的跟前去。”
    沈书知道纪逐鸢只瞧得上两个读书人,除了自己就是父亲,也没什么。读书人的正路子是考学,现在四处奔忙,混得官不官匪不匪,也许什么时候做了间谍自己都不知道。沈书早已经不纠结读书人不读书人,笑了笑,搁笔朝周戌五说:“黄老先生的主意,奇货可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刘玄德也要三顾茅庐,黄老先生既然有这手绝技,又肯帮忙,当然照他老人家的意思办。你去问问他的意思,我反正只是个陪衬。”
    周戌五出去了。
    “你看这个。”沈书去架子上取来厚厚一本册子。
    “新的,这什么书……”纪逐鸢翻了一下,“不是书?”他合上,翻来覆去看,封皮上没有字,狐疑地看沈书一眼,这才仔细看里面内容,沈书的字迹纪逐鸢很熟悉,上面却不是沈书的字,写的是信,书信起始与落款不同于其他文书,一眼便可分辨。纪逐鸢眉头一皱,“林凤的书信?全都在这儿?不是已经被烧掉了?”
    “你再细看。”沈书朝纪逐鸢道,“这手劲儿不稳,是上了年纪的人的写法。”
    “黄老先生?”
    沈书点头。
    这下连纪逐鸢也有些被震动,问沈书:“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确定写得没错?”
    “一部分我已经看过,或者增减一两个字,意思都是对的,一封信里也只有一两个地方出错。而且他这次出的主意,很不坏。”沈书道,“师父让我们取得张士诚的信任,他当然有他的目的,最可能是让我们做奸细获取情报。”
    “有周仁还用得着我们?”纪逐鸢声音一顿,“你的意思是,周仁并不是师父的人?”
    “之前我就想说,但那时不太确定,你记不记得,张士德死后不久,师父要了一封李梦庚的手书出城。”
    “嗯。”
    “当年脱脱打到城下,张士诚都不肯投降,后来朝廷派人去说降,使者被张士诚扣留,集贤待制孙捴因策反张茂先被处死。怎么突然张士诚就愿意投降了?”沈书眼里闪着光,有些兴奋,“这几天我让周清去茶馆里坐,听来些说法。隆平府里张士诚的人望极高,外头最多的说法,是他想借助朝廷,为弟弟报仇。另有一个传闻,说张士诚收到一封他弟弟的亲笔信,张士德绝食狱中,最后的遗愿,是让他降元,以免朝廷强攻隆平,使生灵涂炭。”
    纪逐鸢沉吟道:“这么绘声绘色,倒不像真的了。”
    “但合情合理。”沈书认真地看着纪逐鸢,解释道,“张士诚待自己百姓是有一套的,隆平城里的百姓,都巴不得他能把这地方占住。当初高邮治成什么样?”
    “高邮,那时确实是世外桃源,如果不是城外大军用回回砲指着城墙。”纪逐鸢道,“所以你觉得外面的传闻都是真的?”
    沈书:“如果张士德死之前有信传出,那是谁替他传的?牢房看管再不严,也不是随便街上来个人都能进去,那不然还设牢房干什么?大家都可以跑了。这个人可以无声无息地出入牢房,一定是因为他有特殊的身份,另外,他还可以出城,或者派人出城,在短短时间内,将信带给张士诚,之后不久,张士诚降元。”
    纪逐鸢的思路清晰起来,“你觉得这个人是师父?”
    “只是猜测。”沈书道,“当初师父在高邮想见的人是张士诚,后来虽没有见到,但他也把要见张士诚的事儿放下了,那说明当时他要做的事情,没有通过张士诚,却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张士诚虽然一直不愿意降元,那张士德呢?张士诚一定有一个心态变化的过程,杀死孙捴时,他应该还铁了心不想投降。但他的阵营里应该有人主张向朝廷谈条件投降,张茂先就是一个例子,孙捴是根硬骨头,张茂先不可能只是造反,孙捴应该答应了他,等他杀死张士诚,周军投降,张茂先可以得个什么官职。后来二人事败被杀,既然杀了朝廷命官,张士诚就更不可能投降。他要投降有一个先决条件,朝廷必然要既往不咎,不只是对造反的事情既往不咎,还要对他杀死孙捴网开一面。”
    “孙捴不过是个集贤待制,张士诚杀死的元将不少,朝廷未必会追究这个。”纪逐鸢分析道,“但他哪怕从前不想投降,后来想投降了,也很难说服朝廷相信他不是诈降,朝中一定有官员跳出来反对,谁也不想跟杀死自己人的敌人一起上朝,张士诚还做了太尉,达识帖睦迩这个蠢货。早晚连杭州也会成为张士诚的地盘,他是不是真的效忠朝廷还得两说。”
    “张士诚是造了反称王的人,一直态度坚决地不肯投降,无论张士德的死,还是他的信,都让张士诚可以就坡下驴。”
    “那就是说,”纪逐鸢眉头一皱,“他其实也想投降?”
    “去年周军屡战屡败,就算张士诚的钱粮充足,也经不起这么耗。投降朝廷,朝廷需要兵马镇压其他农民军,又没有足够的武将,暂时不会解除他的武装。如果他一直坚持与朱元璋作战,等把隆平府输出去,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两害相权,张士诚会不知道怎么选?能白手起家称王的人,连这点权衡利弊的本领也没有,那怎么可能?何况他身边还有庞大的智囊团。降元是他唯一的选择,只不过张士德的死,和他的绝笔信,成全了周王的美名。与朝廷作对多年,死伤无数将士,岂可为高官厚爵投降?但为了给浙西名将、周王亲弟报仇,也为全对他两人母亲的孝道,降元不仅不会招来骂名,反而会给他带来美誉。哪怕张士诚还有一丝顾虑和犹豫,收到张士德的绝笔信后,降元就成了势在必行。”沈书喝了口茶,继续道,“你说得很对,朝廷这面也一定有人赞成接纳他,有人反对,尤其是孙捴被杀,反对的声音一定不会小。而事实和结果却是,在穆华林离开应天府这段时日里,朝中的意见发生了变化,朝廷相信了张士诚是真的投降。不仅时间上巧合,要捎信给张士诚或许不需要一个身份特殊的人,而要让朝廷改变对张士诚的信任,恐怕就真的需要一个身份特殊的人了。联想到师父让我去拿李梦庚的手书,离开应天,我确实认为,这个在当中斡旋的人就是他。”
    “那跟周仁又有什么关系?”纪逐鸢问道。
    “你还没明白?”沈书轻拍了一下桌子。
    “明白什么?”纪逐鸢茫然道。
    沈书站了起来,急切地说:“说明周仁不是师父的人,我们得绕过他,自己想办法。”
    “哦,好。一开始我不是就问你是不是周仁根本不是师父的人啊。”纪逐鸢示意沈书坐下,并给他倒了一杯茶。
    沈书哭笑不得,他在跟纪逐鸢解释整件事,而纪逐鸢只想得到他一个判断,是还是不是。
    沈书给纪逐鸢的面子,喝了一口茶才说话:“路上李维昌说让我们学师父当年那样,救张士诚的命就能取得他的信任,现在周仁不给我们引荐,那就绕过他。先看看黄老先生的办法有没有用,昨天周仁请他去太守府,他没有答应。本来我还不大确定朱暹有多大的诚意,既然他一早又来,只要黄老先生再拒绝他,应该用不了几天,我们就会再见到周仁。”
    这话沈书说了不到半个时辰,太守府的孔管家登门拜访,正应验了沈书的猜测。
    沈书得意洋洋地叫纪逐鸢过来看。
    “好好说话非不听,我看他要怎么倒过来求你。”纪逐鸢冷嘲一句,把周仁的拜帖搓皱了随手往沈书写废的纸团里一扔。喜欢不纯臣请大家收藏:(663d.com)不纯臣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526/104264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526/104264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