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后记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大家好,我是轻小说匠榊。在此替各位送上《机关鬼神晓月》第二集。第一集的后记里曾经提到,「这是部彻底忽略严格历史考证的乱七八糟时代剧,请大家别在意细节」,有类似这意思的文字。讲是这样讲,大致上为了顺便捞些点子,有去调查战国时代的事。拿史实做基础,「如何从史实里做变化」反倒变成这写作手法的另一种醍醐味。再来——比较麻烦的是剧中用词,特别是对白的部分。关于这点,大多取决于写这种时代剧的作者语感(换成影片类就取决于导演或编剧),重点在于要「天马行空」到什么程度。记得在过去(大约二十年前吧?),我曾听在大学专攻历史(日本史)的人说过。时代剧在时代考证方面曾逼得某历史研究者出面。要力求真实,彻底追求真实感,当时的导演非常希望那样,后来就请那位研究人员监修,连剧中对白都不放过。不过——常有人说语言是活的。其中一派认为,拿日本人的口语用词跟江户时代初期做比较,早已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叫现今日本人来听也几乎没办法掌握意思,已经跟「外语」差不多了。再加上里头混入了变种方言,结果就更加混乱。换句话说,要是在战国时代的戏剧里放入「正确」对白,基本上,会变成观众无法理解的东西。举例来说,该部作品里好像有提过天皇陛下,用「天皇」或「大帝」来称呼似乎有误。据说战国时期的老百姓就直呼天皇为「神」。话说,开始学习日本历史后,好像有读到天皇陛下做出活神仙宣言。总之那是个图解关系图:「最上位执政者」=「殿上人」=「天上人」=「神」再当然不过的年代。基于这点,既没跟政治沾上边、又不是贵族的人们就会直呼天皇陛下为「神」,并不疑有他。所以在作品里也用「神」这个称呼比较妥当,该名研究者似乎如此建言,但这样观众就会看得一头雾水。并不是所有人看时代剧时都跟研究者一样知识丰富,同理,在作品里直呼「神」的话,别人会搞不清楚,会觉得:「咦?真的是神吗?在讲什么?」特别是综观现代日本人信仰的「神」,无论善恶都不是出于神道教的观点,该说受基督教(一神教)的绝对神权影响还比较深远些,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混淆……有鉴于此,描写时代剧时确实有许多困难的部分。愈是认真的人愈会遭资料禁锢,拉出一条明确的「虚实」界线,让自己动弹不得。所以像我这种人就干脆敞开心胸,不去钻牛角尖,将「拿捏得像」摆在第一——也就是说,真实度设定上不会让多数读者觉得不符合「时代剧世界观」,就在这范围内着手编写。而这方面的「瞎掰方式」、「乱来程度」就视作者风格及表现手法而定,各有千秋之处会进而带出有趣的部分。在本文里写到「根据相关书籍」藉此添增真实感,就是司马辽太郎老师曾经采用的著名手法(实际上并没有那本书)。这股风气来到恶搞创作上,最有名的就是那个吧,变出民●书房(注:此指民明书房。漫画《魁!男塾》里无中生有的虚构出版社)。至于另一例——好像是山田风太郎老师吧。他曾在作品里很自然地写到「Compassus(罗盘)」这个词。本意是认为写这个字比较好懂,才刻意在时代剧里用这种不协调的单字,话说原来还有人这样用啊。此外还有部TV时代剧叫钱形平次什么的,里头有句台词是「FIGHT!」,也有这种类似案例呢(笑)。记得曾有某本漫画指出这种做法很扯。无论如何——正因为有既定史实坐镇,进一步做出变化并架构虚拟历史时,才会衍生出跟纯原创作品截然不同的趣味。可以的话,希望这份趣味不只有作者享用到,还能让读者一同体会其中奥妙。那么,我们下一集再见喽。二〇一四/三/五榊一郎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2/32157/175945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2/32157/175945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