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二百六十三章 神助攻和猪队友

第二百六十三章 神助攻和猪队友

推荐阅读:妖龙古帝万神主宰一号狂枭剑道第一仙重生之都市仙尊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陆地键仙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乱世书武神主宰


    东坡酒楼交给何振后,钟粟算是暂时没什么大事情了。
从一开始到惠州,他其实把何文运是当成潜在的敌人,现在看来,他只是一个爱钱的知府而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
现在可好,将他的儿子成功收编,以后不管干什么都会方便很多。
钟粟在惠州各种努力的时候,大宋朝廷的情况也在悄悄地变化,尤其是宋哲宗对于苏东坡和他的看法。
随着一批批的铜交给大宋朝廷,哲宗赵煦现在可是乐开了花,困扰大宋的炼铜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但已经得到了缓解。
张潜那里的炼铜同样进展神速,德兴也的胆铜其实品质更为优良,只是生铁的产量较低品质稍差,不然完全能够超过钟粟这里的产量。
“各位卿家,看来任用苏铜司和钟使去惠州炼铜是明智之举啊。”
宋哲宗赵煦无不欣慰地说到。
“这都是天佑我大宋,也是托官家的洪福,才有此盛举。”
“官家识人之明,辨人之准,用人之能,真是神乎其技,是亘古未有的明君啊。”
曾布率先一句马屁顺口飚出,章淳也不甘示弱,这种话一定要早说多说,一旦说得晚,轻则是对大宋漠不关心,重则对君不忠。
两大权臣说完,朝堂之中马屁之声顿时不绝于耳。
“看来大家都觉得苏铜司和钟使可用?”宋哲宗赵煦问道。
“我等之前的确对两人有些看法,不过官家却能知人善用,即使是有问题的人,只要使用得当,那也照样能有一番作为。”
曾布再次表态,这样的话只有他和曾布才敢说,毕竟苏东坡的保守派身边涉及敏感。
“各位卿家都是这么想的吗?”
大家稍稍一愣,再次纷纷表态,肯定了对苏东坡的任用。
“朕倒是又有一个想法,既然出铜量增加了不少,是不是可以再增设一铸钱监,增加财赋收入,缓解我大宋铜币外流造成的‘钱荒’?”
这句话一出,有些人才明白,小皇帝赵煦看来已经长大了,有想法了。
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曾布章淳两人再次表态,对再建钱监表示完全赞同。
他们俩的认识自然更到位,哲宗赵煦已经不是太后主政时的赵煦了,从平夏城之战的做法就已经看出,不但有建功立业的雄心,还有富国利民的志气。
“既然众卿家没有意见,朕倒是有个提议,赤铜是粗苯之物,远远运到东南几处铸钱监劳师动众,不如就地解决,在惠州设置,由钟使代为管理,大家以为如何?”
这句话几乎就像一记重磅炸弹,在场的官员全都蒙了。
铸钱监是个什么职位,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个级别可不低啊。
钟粟一介草民,现在已经享受着五品待遇,这已经是破天荒的恩德,现在贸然将再给一个铸钱监,这还得了。
就算不说这些,铸钱监控制着大宋的命脉,那绝对是一个大肥差,历来都是朝廷的绝对心腹担任,怎么能随便交给一个草民?
赵煦这小子是不是太天真了,怎么能做出这么糊涂的决定。
不过谁也猜不透赵煦究竟想干什么,所以也没有人敢贸然进言,就连曾布和章淳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措辞。
“官家,钟使一介白身,五品采铜使已经是天高地厚之恩,如若授予铸钱监一职,恐怕不妥,有违我大宋法度。”
御史台一位姓刘的老御史居然打破了沉默,带头反对。
大家听完仍然一言不发,一时不知道赵煦会怎么说,这个小皇帝的做法,大家现在也是越来越摸不透了。
“刘卿家说得在理啊,朕的确考虑不周,贸然授予钟粟铸钱监的确有不妥之处,那既然如此,不如以恩科给他一个功名又如何?”
哲宗赵煦不紧不慢地说道。
大家听完后再次大跌眼镜,官家原来早就想好了,看了刘御史的话官家也在意料之中。
既然白身有违法度,恩科可是完全符合大宋祖制,也是为有些特殊人才准备的。
从现在钟粟的贡献来看,似乎找不出太充分的理由来驳斥。
“官家,老臣没有别的意思,钟使的确是一能吏,但他一开始只是一介书院山长,为铜政司不足三个月,立刻擢升监惠州铸钱监,资历是不是尚浅?”
刘御史已经是箭在弦上,再次提出异议。
“众卿以为如何,都说说吧。”赵煦向大家问道。
“臣以为刘御史说的在理,钟使的确是一能吏,但似乎不宜擢升过快,否则难免会引发众议,自然有损官家的声誉。”
曾布说得非常有技巧,你想擢升不是不可以,但我可是为你考虑的,赵煦你看着办吧。
曾布说完,其他人都继续装死,明显也是这么想的。
“那各位卿家可有什么好的主意。”
曾布张了张嘴,还是没说什么。
“老臣以为,应该派以为既懂炼铜之术又资历丰富的人监惠州铸钱监。”
刘御史再次进言,曾布章淳则连连咳嗽。
他们突然发现,赵煦从今天的朝会一开始就是有预谋的,他一开始说的仅仅是在诱导大家,对大家的说法他早就成竹在胸。
曾布章淳这些人自然懂得该怎么说,但今天是在有些大意了。
刘御史就不一样了,他是乌台老臣,不与任何派系斗争勾连,自然不存在揣摩圣意的意图,对曾布章淳这些权臣的想法更是不屑一顾,所以反而成了赵煦的神助攻。
对于曾布章淳的咳嗽暗示,他才不会在意,就当他们恰好咽炎发作得了。
事已至此,赵煦要说什么明眼人已经心里有数,曾布章淳更是后悔不迭。
“既然如此,看来符合惠州铸钱监的人只有苏铜司一人了,他在朝中历任多种官职,在地方去过定州、密州、黄州、杭州,此次惠州也是二次前往,大家以为如何?”
在刘御史的神助攻之下,人员的确定居然一步步落到了苏东坡身上,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
一开始曾布章淳还真没有多想,一提到铸钱监他们已经警觉,可还没来得及推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半道上却杀出了刘御史,让赵煦的计划进展得更为顺利。
现在如果继续拿苏东坡属于保守派说事不是不可以,但明显已经很是苍白无力,他现在在惠州可是一直在干改革派的事情啊,更没有发表对当朝不利的言论。
“苏铜司已年过六旬,是不是应该不再给他加重负担?”
曾布章淳已经无话可说,但却有人揣摩到了两人的意图,想来想去还是憋出了一句,想出口想曾布章淳帮一把。
“这倒也是,那就以苏铜司为正,以钟采铜使为副,协助苏铜司打理铸币事宜吧。”
这句话出口,曾布章淳一口老血几乎喷出,赵煦有神助攻,自己怎么就轻易地碰上猪队友了,这下可好,一步步将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实锤了。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18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18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