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二百九十三章 酒场规划

第二百九十三章 酒场规划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在登封的时候,钟粟完全以酒的蒸馏为主,并没有自酿的计划。
现在要进行自酿,就要在惠州府酒务那里办理手续。
大宋的酿酒政策在大江南北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总得来说,民间酿酒几乎就是禁止的。
就算要进行,那也必须是官方参与的。
汴京虽然大的酒楼有七十二家,但具备酿酒资质的仅仅只有五家。
这五家都是经过官方严格筛选官方入股的的,其他酒楼如果要进货,只能从这五家进。
不能随意酿酒的规定,主要是因为朝廷觉得粮食来之不易,肚子都吃不饱,怎么能拿粮食用于酿酒。
不过政策再怎么严格,民间偷偷酿酒的也不是没有,只是因为量很小,官府也不会太苛刻。
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那就是在岭南一代,情况恰好相反。
作为官员发配的首选之地,岭南瘴气很大,人要生存下去,多饮酒可以适当缓解症状。
正因为这样,大宋朝廷对岭南一代的酿酒政策格外宽松,允许民间私自酿酒,这也算是一项惠民政策。
其实所谓的瘴气,有人认为是动植物腐烂产生的有毒气体,其实也不尽然。
除了这些气体,由于湿度大温度高,空气中还弥漫着各种病菌和微生物。
不习惯的北方人初来乍到,只要吸入了这种成分复杂的空气,非常容易生病。
而喝酒可以或多或少杀死一部分病毒,也可以辅助带走一部分湿气。
岭南本地人因为长期生活,已经适应了,但北方人去显然受不了。
苏东坡第一次发配惠州的时候,情况还是不怎么样,但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对惠州进行了积极的开发,情况也有所好转。
钟粟对苏东坡的遭遇自然早就知道,对大宋的酒类管理也大概清楚。
大宋的酒类管理,除了有称为“榷酤”这样的专售机构外,官府还在各地设置酒务(管理机构)、酒场(酿酒工场)、酒坊(卖酒作坊)。
钟粟在登封的时候,以蒸馏卖酒为主,所以对外只能称为酒坊。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除了收购土酒进行蒸馏之外,更多的时候要以自酿为主。
以后对外就得称为酒场了,自然还要到惠州那里办理一套手续。
不过这套手续也就是走个过场,其实就是做个登记即可,获利后所纳的税也明显比北方少。
何况酿酒师是苏东坡,酒场的场长是钟粟,谁会对他们办理这个手续推三阻四。
最重要的是,两人本来就是官方的人,再加上又是为大宋筑造钱币,又是开办书院。
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酿酿酒又怎么了,造福民众难道不对吗,赵煦会说什么?
何文运当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面犯糊涂。
当然,办证的同时,酒场的酿造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钟粟的规划非常清晰,自己现在主要经营的是餐饮业,无酒不成餐嘛。
如果自己的酒楼拿不出几样特色酒来,那就逊色了很多。
桂花酒、万户酒是惠州本来就有的,可以直接进货。
罗浮春、真一酒则是苏东坡的发明,现在也不存在专利权的问题。
有了这几个品牌,然后钟粟再用蒸馏设备搞出一样高度数酒(名字还可以继续叫“百日醉”)。
在这些基础上,再让医学院的黄神医如法炮制,搞出一样养生滋补酒,钟粟在惠州的白酒系统就算是布局完成了。
除了十套蒸馏白酒的设备,钟粟还要定制酿酒设备。
在这方面,他不是很精通,再说苏东坡究竟是怎么酿酒的,钟粟并不了解。
苏东坡倒是心里有数,但看到钟粟的这十套设备后,他更是信心爆棚。
他觉得既然钟粟决心不小,那自己干脆也玩个大的,设备也得多搞几套。
想到设备的置办,一个人又出现在了钟粟的视线里,那就是东平窑的张窑主。
酿酒的全套设备,自然要从他那里定制了。
“苏老兄,开个单子吧,酿酒都需要哪些东西,我派人去采购定制?”
“钟先生有路子吗?酿酒用的缸瓮坛钵,都是有规格的,可不是随意就可以买到的。”
苏东坡认真地说道。
“这个小子岂能不知道,你放心,咱们专门订制,保证让你满意就是。”
钟粟拍着胸膛保证着。
“说说,你又有什么打算?”
苏东坡知道,钟粟肯定有了什么好的想法。
“东平窑你应该知道吧,就从那里全套订制。”
钟粟其实也是后来才知道,之前铜厂用的大缸就是那里定制的。
“东平窑?你不说我还忘了,那可是惠州三大私家瓷窑之一啊,烧几套酿酒器具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东平窑的张窑主还送了小子一套白瓷酒杯,今天让你开开眼界。”
钟粟说着,把收藏了一段时间的白瓷酒杯拿了出来。
之前顺子试着蒸馏出来的酒还有一些,钟粟拿出来一坛。
“先别动,我看看。”
苏东坡拿起了一个白瓷杯,仔细地端详了起来。
“好家伙啊,这么纯正的白瓷,就算是皇宫里也不多,他居然送给了你几件。”
“是啊,张窑主大概有结纳小子的意思,所以预先送来了这几件瓷杯。”
钟粟也不隐瞒,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苏东坡。
“哦,钟老弟机变无双,不知道猜出来张窑主的想法没有?”
苏东坡带着戏谑的笑容说道。
“小子猜测这件事情可能和你有关,多半是他家的子弟冲着你们名头,可能要去罗浮书院学习。”
钟粟这么想其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也只是索九的猜测。
“不会不会,我倒是认为,一定不会有关系。
你想啊,他家是烧瓷的,怎么会突然想要罗浮书院呢,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没有。”
“苏老兄,要不咋俩打个赌怎么样?”
钟粟突然对这件事情也产生了兴趣,打个赌似乎还挺有意思的,将这个大诗人阴一把太好玩了。
“好啊,打赌就打赌,赌注就是一坛上等的桂花酿,怎么样?”
苏东坡立刻就想到了酒。
桂花酿虽然是惠州本地酒,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上等的桂花酿一大坛可是要一吊钱。
而且就算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毕竟产能有限。
两人说完,哈哈大笑,苏东坡自信推断没错,而钟粟则是觉得苏东坡已经入坑。
苏东坡很快写就了一张单子,钟粟接过来看了看,然后交给了索九。
“你让人把这单子交给张窑主,约他这两天来一趟,就说有事情要谈。”
张窑主送了钟粟几件白瓷杯后,其实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和钟粟见见面。
但通过索九一打听,这段时间钟粟一直在忙铸钱监的事情,所以也没敢贸然来找。
索九代替钟粟收下了白瓷杯,总觉得没有完成使命,心里有点不太踏实,现在总算可以见一面了。
钟粟一安排,他立刻就派人去送信。
苏东坡接下来便开始对酒场的设备安放开始具体规划,很多情况,其实跟钟粟在登封时的做法大同小异。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19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19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