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六百二十三章 火器实验(二)

第六百二十三章 火器实验(二)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火器实验还在进行中,柴统领和葛统领的脸色不断变换。
他们是大宋的带御器械,大宋原有的火器他们不是没有见识过,但威力却小了不少。
他们基本上不存在上正面战场的情况,但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突袭能力,深入敌后或者侧翼来一番刺杀行动之类的。
就算不能够三军夺帅,但解决若干个高级将官还是有可能的。
运气逆天的时候,一个斩首行动,就有可能提前结束一场战斗。
可这些火器出现之后,他们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两人越是往下看,越是觉得存在感直线下降。
他们甚至生出了一丝悲哀,自己不会是要被淘汰吧。
“两位统领在想什么呢?”
钟粟冷不防问了一句。
“没,没什么,钟山长真是神乎其技,我宋军有了这些火器,定能在沙场大胜而归。”
柴统领讪讪地回答道,葛统领脸上也挂着一丝尴尬的笑容。
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想法似乎已经被钟粟给看穿了。
“我给两位也准备了礼物,想看看吧。”
钟粟说着,兵工学院的几名墨家弟子送过来两只类似竹筒的东西。
两位统领一脸不解,这是什么东西,好像从来没见过。
可左看右看,都比不上手中的短刀。
突火枪。
这本来是南宋才发明的武器,钟粟提前一百多年让它诞生了。
其实突火枪在南宋发明时还是很鸡肋的,据后世考证,有效杀伤距离其实也就二十米左右。
另外就是装药也很是麻烦,所以实战效果一般,主要还是震慑作用。
但目前来看,这已经算是能够制造出的单兵作战热武器了。
钟粟对着墨家弟子点了点头,他们开始熟练地装药。
“这——”
葛统领有点惊讶,这竹筒好像是中空的,里面似乎还别有洞天。
“这是给两位准备的,叫突火枪,只不过还有很多问题,今天先试试看,我以后还会继续改进。”
钟粟也不多做解释,无非就是个试验品,怎么改进,还得想想办法。
很快,装药结束,墨家弟子固定好了突火枪。
前方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放置了一块木板,随着点火后的一声爆响,突火枪前段喷出一段火焰,紧接着就听见木板被击中的声音。
柴统领和葛统领快速上前,来到了木板跟前。
只见半寸多厚的一块木板,好多地方被打得坑坑洼洼。
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露出惊讶的神情。
“感觉怎么样?”
钟粟问道。
“此物如果用于战场,对敌之时突然击发,杀敌效果甚好啊。”
柴统领说话的语气充满了兴奋。
“马马虎虎吧,木板都没能击穿,而且这才是几十步而已。”
钟粟是真的不太满意,但柴统领和葛统领却不这样想。
就凭着这个威慑力,能杀伤多少敌人不好说,但却一定能够让敌人心惊胆战。
古代两军对战,士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若果说一场战役,先用八牛弩来个一通火药弹和燃烧弹轰击,然后再对剩余的敌人进行一波这种突火枪,敌人恐怕会彻底失去斗志。
可钟粟居然说马马虎虎,这都叫马马虎虎,那什么又叫认认真真。
还改进什么,这都已经非常不多了。
这时候,窦统领也来到跟前,仔细研究了一番突火枪。
“如果能射得更远一些,那就好了。”
钟粟暗暗吃惊,窦统领是上过正面战场的人,果然一下子就看到了突火枪的缺点。
“的确如此,所以我接下来准备将竹筒换成铁质的。
当然,这两架突火枪暂时交给两位统领,先熟悉一下操作。
等铁质的出来了,再给你们配发。”
柴统领和葛统领面露喜色,虽然觉得突火枪的体积稍微大了些,但的确很厉害,值得琢磨一番。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了,最新研发的武器都展示了一遍。
钟粟大概总结了一番,其实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材料工艺赶不上,另一个是设计思路还是有问题。
这两个原因导致火器的威力小了很多,射程也不够远。
按照大宋目前的生产力,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非常困难。
但钟粟却有他的优势,材料工业上,他已经能够大量炼制铜,还能开发出了百炼铁。
有了这两样,火器还能继续向前发展一步的。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大宋重文轻武轻理工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的。
所以对这些火器的研究,从上而下总认为属于不务正业的行为。
工业不被待见,武器研究不被待见,干这些事情的人也没有社会地位。
所以在唐朝和宋朝,火药是被早早发明出来了,但却始终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最荒唐的是,这个传统还被一直被继承下去。
最后的结局,自然是一次次地错失了发展热武器的良机。
到了近代,等到国人睁眼看世界时,才发现东西方的发展已经有了云泥之别。
钟粟觉得如果说还有值得庆幸的事情,那就是自己遇到的是赵煦,他也算是宋朝主战的帝王之一。
如果没有他的支持,自己的兵工学院很难发展起来。
可这家伙太短命了,如果多活个二三十年,大宋也许会有一个华丽的转型。
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继续获得宋徽宗赵佶的支持,最少二十多年的发展时间。
想要在这二十多年适当扭转一些大宋人的观念,应该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至于武器装备的发展,其实反倒更容易一些。
可以上这些想法的实现,还是得靠综合性大学的建设。
汴京大学算是真正成为了一所综合性大学,也许以后还要增加一些学员。
可仅仅有这一家综合性大学,其实远远不够。
钟粟的下一步,就是等到汴京大学学院体系比较成熟的时候,就得向其他几所书院下手了。
最少也要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最好能够也开设理工类的课程。
至于怎么下手,是采取之前和国子监一样的联合办学,还是直接进行改革,现在还不好说。
当然,目前还需要解决的是,他要把三种高产作物的种子尽快多培养出来一些。
当大宋的土地上涌现出了大量的马铃薯、甘薯和玉米的时候,温饱问题就会被迅速解决。
那时候不管是征兵,还是发展其他产业,人口就已经非常富余,底气也会足很多。
思想观念、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大宋的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25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257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