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宋农业的位面之子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宋农业的位面之子

推荐阅读: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遮天记武神主宰妖龙古帝九星霸体诀万神主宰一号狂枭


    老许的回答让钟粟真正吃了一惊。
原来建议大宋朝廷派出观摩团的人不是别人,居然是尉迟宫铭。
这就有点看不懂了,尉迟宫铭不是喜欢站在幕后吗,他不是做事低调,生怕引起别人的主意吗?
这次倒是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不对,应该是一百八十度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这个他干出了这件事情,钟粟虽然没有想着可以去探查,但还是有些好奇。
很显然,老许有故意透露消息的意思,钟粟倒是并不着急。
虽然对观摩团最后的评价,钟粟有九成九的把握,但只要还没有尘埃落定,他不会掉以轻心。
观摩团到了的时候,闻道台上,一场精心策划的学术讲座正在热烈地进行中。
陈旉差不多可以算是大宋农业的位面之子,只是目前还在高速成长中。
不过有了钟粟后世清奇回路思维的加持,他的讲座充满了新意。
既然是观摩团,那自然包括汴京大学的学术活动,这场在闻道台举办的学术讲座自然也算在内。
古代社会农业为本的思想牢牢绑定了这些大臣的思维方式,都不需要刻意邀请,他们便开始仔细听取陈旉的讲座。
事实上,钟粟对大宋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妖孽。
弱冠之年,轻取三品侯爵,这是超越古今的一次封赏决定。
可眼前又是一个年轻人,在堂而皇之地大讲特讲农耕问题。
由于这次的听众认识参差不齐,陈旉所讲的内容更多地带有普及性质。
他从汴京大学学田的规划说起,然后涉及到了种子的保管和培育、粪肥的沤制、土地的轮歇、大宋气候变化等内容。
其实已经具备了后来所写著作《农书》的雏形,只是有很多结论还需要证明。
但仅仅靠着这些,陈旉的学术讲座已经将让观摩团的官员无比震惊。
先不说别人,就连工部尚书张商英也一脸严肃。
猛将发于卒伍,张商英也是有着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当然能够听明白陈旉讲座的内容。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农业水利这些都属于工部的管辖范围,但放眼工部,居然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陈旉这样的见识。
这到底是工部的问题,还是另有原因。
张商英在疑惑,他甚至已经能感觉得有意无意的目光向他看过来。
目光中最多的含义自然是质问,可惜张商英只能在心里暗暗苦笑,人和人没办法比啊。
谁知道钟粟这家伙又是从哪里挖到了这样一个农业方面的人才,现在当着众位大臣的面秀肌肉炫实力。
别人这么干,他会觉得不解,但钟粟这么干,他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张商英是个比较理智的人,脸上稍稍发热发光了一小会儿,理智便战胜了不适。
他甚至猜测,这次钟粟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借机向大宋的观摩团传递一些信息。
作为这次观摩团的负责人之一,他觉得回去后需要好好写上一本奏折。
大致的内容已经心里有数了,那就是要好好分析一些大宋农耕方面存在的弊病,还有当前农业人才缺失的种种问题。
当然,张商英也动了将陈旉从汴京大学挖走的心思,但随即便打消了。
他已经能猜测到,如果在钟粟跟前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小子一定会在他家大闹三天三夜。
但如果因为担心钟粟闹事,就一言不发也不是张商英的性格。
挖走不行的话,借用总是可以的吧。
张商英觉得,两人的交情应该已经不错了,而且工部在他书院的建设上,也出了不少力,现在就当是还人情了。
就在讲座的间隙,张商英终于逮到了机会。
“钟侯。”
张商英居然放下了一本正经的样子,甚至挤出了难得的笑容。
“有事说事,张尚书也是距离相位一步之遥的人物,这样说话会让人误会的,似乎有点不怀好意的感觉。”
钟粟一出口,就将张商英的想法差不多戳破了。
张商英心里暗骂,这小子简直就是故意的,也罢,事已至此,干脆坦言得了。
“钟侯,有正经事和你商量。”
“张尚书之心,路人皆知,不过我可要说清楚了,‘老婆不解人不借’。”
张商英一听,差点笑出声来。
你小子有老婆吗,居然在这里大言不惭。
“动问一下,钟侯何时娶妻的,怎么也没知会老夫喝杯喜酒?另外,一份贺礼老夫还是有能力奉上的。”
张商英习惯了钟粟的思路,干脆顺着说道。
“喜酒随时可以喝的,看到了没,准泰山就在那里。”
张商英不看就知道他说的是尉迟恭铭,只能一笑了之。
“老夫不和你抢人,但你这里忙完了,让这个陈旉来我工部一段时间,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图穷匕首见,张商英不嫌磨叽了。
“没问题,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可要加倍奉还的。”
钟粟答应了,但张商英对后面的话直接装作没听见。
商量完了正事,张商英不再多说,农业讲座继续开始,他正听得兴致盎然呢。
接下来的几天中,钟粟的学术讲座安排的非常有针对性。
农业知识讲座结束之后,还有王元道等人的。
有了这些,也算是对大宋有个交代。
书院成立也有一些时间了,多少应该有一些成果。
如果不拿出一些真材实料,这些老家伙谁知道会说出什么话来。
王元道是国子监司业,之前已经名声在外,他的讲座当然也代表了汴京大学的学术硬核势力,同样赢得好评无数。
最主要的是,他的《前朝得失考》已经以活字印刷刊印发行,这次讲座之时,自然拿出了一部分样书。
一开始王元道觉得这么干显然有些羞耻,但在钟粟的坚持之下,王元道最终还是决定忍了。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几场讲座,几乎都起到了直击人心的作用。
最遗憾的是,兵工学院照样无法开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苏东坡提倡保密之前,大宋的保密工作几乎形同虚设,但现在已经有所改善。
钟粟虽然想当众展示一番自己半成品的一些武器,但他却明白,这些兵器最好第一次出现在主战场上,那也才能起到突袭的效果。
等到观摩团完成了对学田种植的实测,观摩活动也就要结束了。
其实大家心里已经有底了,最后的评价已经没有了悬念。
可钟粟更在意的不是这个,他已经默默做出决定,正式的农学院有必要成立了,现在时机刚刚好。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28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28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