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七百八十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七百八十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推荐阅读:港综世界的警察女总裁的全能兵王霸天武魂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从八百开始崛起鉴宝狂少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青葫剑仙盖世神医万相之王


    几千亩的土地不是闹着玩的,就算马跑也得一段时间。
听说了几样高产作物长势喜人的消息,赵佶还是忍不住来了。
他的兴趣主要在球上、纸上和床上,但他同时也有一个明君的梦想。
之前只是温室中的实验,赵佶虽然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总觉得距离成气候还是有差距的。
但几千亩的土地砸下去,他不敢马虎了。
这其中有不少都是从宗室那里软磨硬泡得来的,一但有失,后院就会有起火的趋势。
虽然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帝位,但自己的脸面也会光华暗淡许多。
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去看看。
洪六非常懂得赵佶的心意,这位老大喜欢讲排场,就算是去看看钟粟的学田,必要的形式还是得有。
礼部稍加斟酌,便拟定了章程。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赵佶这次居然大手一挥,一切从简。
不但从简,而且简的有点过了。
他只需要几个随从,另外让钟粟陪着就行。
洪六稍加揣摩了一番,已经明了。
官家这是有亲近农事、与民同乐的意思,所以便大概按照微服出行的标准做了安排。
几个随从是明面上的,一队假扮成农夫的禁军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禁军有两名待遇器械领队,一明一暗。
除此之外,皇城司已经提前一步,将学田范围大体摸排了一番。
虽然是天子脚下,现在又是和平时期,但还是不得不防。
几乎极大多数皇帝都有一颗“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思。
赵佶说归说,但这些准备工作,他在内心还是需要的,哪怕做得出格一些,哪怕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一些干扰,那也是情理之中。
不到一个时辰,钟粟和赵佶就来到了汴京大学学田。
赵佶一眼望去,铺天盖地绿油油的一片。
他突然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以往看到最多的绿色,不是皇宫内院的草地,就是蹴鞠的球场。
但眼前这连绵起伏的苍翠,让赵佶觉得,钟粟真的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大事。
“钟卿,这是……”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是皇室中人的必备素质,赵佶这个平时写写画画斗鸡蹴鞠玩女人的家伙当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叫玉米,是高产作物的一种,完全长起来后可高过人,结实后成棒状,脱粒后可以碾粉,入口有丝丝甜味。
玉米最大的好处是亩产可以达到小麦的双倍。
也就是说,原来可以养活一个人,如果换做玉米,就可以养活两个人。”
钟粟知道,不管介绍的有多么通俗详细,这些早就超乎了赵佶的想象。
别说赵佶了,换做任何一个不了解情况的宋人,也无法想象这样一种从未见过的农作物。
赵佶听完后,木然地点点头。
除了知道这东西可以吃之外,他倒是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要点。
那就是玉米的产量是小麦的双倍,虽然钟粟之前就说过这些,但想在见到,还是觉得有些震撼。
其他的信息,很难在他的头脑中具象化,赵佶也没多想。
其实钟粟算是说得保守了,主要原因还是他对米图乌斯弄来的这种种子实在没有多少把握。
他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提高土地的肥力,尽可能浇足水,然后将杂草消灭干净。
至于最后的结果,只能听天由命。
按照后世的情况,黑龙江等地的玉米曾经亩产突破一吨,而且不是所谓的科研田的记录。
而宋代小麦和大米的产量,根据一些史料推算,按照想在的度量衡,北方小麦平均在每亩一百来斤左右,南方大米大概在两百来斤。
到了明清两朝,随着科技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这个数据继续提高。
钟粟按照这个来推测,即使玉米种子再怎么不行,超过小麦的双倍应该差不多的。
“玉米秸秆叶片都可以作为马牛牲畜饲料,也算是物尽其用。”
钟粟又补充说明了一下,赵佶先是一喜,很快变得若有所思。
这个皇帝还不算蠢,钟粟这么说,显然是在故意往大宋的马政上靠。
大宋缺少马,尤其是上好的战马。
但要想彻底解决大宋的战马问题,幽云十六州是打死都绕不过去的,不拿下,大宋永远不可能有优良的战马。
青塘虽然已经被大宋掌握在了手中,但毕竟马匹的数量有限。
靠着火油精这种大杀器,最多也只是在局部战场和守城战中有较大的优势。
但如果是主动出击的话,优势必定会有所抵消。
大宋的八牛弩其实已经不再是军事机密,契丹和女真已经在疯狂山寨中,虽然暂时很难达到大宋的技术水准,但不会太慢。
没有了强悍的骑兵,即使有突袭的机会,也只能望而兴叹。
“官家,前面还有马铃薯和甘薯,咱们过去看看吧。”
钟粟及时将赵佶的思维拉了回来,对于幽云十六州,现在最多YY一番。
就算辽国将其送给大宋,大宋也很难守住的。
钟粟想要的是十全之功,对于虚无缥缈的妄想,想多了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哦,好好好,再看看马铃薯和甘薯吧。”
两人再次跨上马匹,向着北面而行,洪六和几名随从紧紧跟随。
为了耕作的便利,钟粟采取了集中连片的办法,眼前这一大片的玉米地,走了没多久就完了。
马铃薯和甘薯的种子,钟粟在温室中勉强培养出了两茬。
但玉米的植株实在有点高,钟粟便没有培养。
所有的玉米种子种完,满打满算才中了三十几亩不到四十亩。
但如果过了今年,新一茬的种子,完全可以达到千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植物就是这么神奇。
赵佶本来觉得,这一天应该算是游山玩水的一天。
可没想到随着钟粟走下来,他心里反而觉得无比沉重。
自己登基以来,好像什么事都没做过,可治下的大臣钟粟,却已经搞出了这么一片天地。
但转念一想,这功劳同样有自己的一份。
如果自己不支持,钟粟会有今天吗?
平时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但他现在觉得,总有刁民要帮朕。
不,不是刁民,是良民。
也不对,不是良民,是良臣。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28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289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