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七百八十七章 韩忠彦被贬大名府

第七百八十七章 韩忠彦被贬大名府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韩忠彦终于撑不下去了。
没有太多的理由,如果说有什么理由,明眼人都清楚,仅仅是借口而已。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向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
这样的人,能力是不错,人品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唯一的问题,那就是他站错队了。
不应该说他站错队了,而是被站错队了。
向太后的提拔,他是无法拒绝的。
当他,他更不愿意拒绝权力的诱惑。
登上相位,甚至排序可以在右相曾布的前面,这就意味着,他要彻底起飞了。
至于迎娶白富美的伟大梦想,别说一个了,就算一打都不是问题。
就在他觉得“好嗨哟,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感觉人生到达了高潮”的时候,一纸调令飘来,他被调往大名府干知府。
同僚安慰他说,当个破宰相其实挺累的,大名府那地方不错,好好干,有前途。
其实在此之前,韩忠彦不是没有思想准备,但他还是觉得噩耗来得有些突然。
狗斗从来都是这样,蠢材反而没有多少机会参与。
都是能人的游侠,可见能人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他们之间总是会爆发各种各样的矛盾,核心自然是权和利。
韩忠彦默默无语,虽然觉得还是难以接受,但大局已定。
哪怕这时候选择在宣德门五凤楼上跳下来也无济于事,只会让招来更多的非议。
到时候自然会有人说,他韩忠彦是贪恋权位,而且心胸狭窄才会选择自行了断。
如果现在选择默默离去,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大名府就大名府吧,好歹还是个知府,而且是上州知府。
北宋历史上的大名府地位还是非常突出的,当时有所谓的“四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为河北重镇,宋朝仁宗庆历二年,契丹集结重兵于幽、蓟一带,声言南下攻宋。
大宋朝廷听到消息之后惊慌异常,朝中大臣立刻分为了三派。
逃跑派主张直接迁都,把京城从开封往西迁到洛阳,这样就可以避开契丹的锋芒。
至于契丹如果继续打过来的话怎么办,没有想法,或许还是继续跑,反正大宋这么大,我想去跑跑。
这样的做法,显然就是畏敌如虎,自然也是契丹希望的。
另有一派主和派,他们认为大宋富有四海,至于契丹人要来,无非就是日子过不下去了,那就干脆送点钱给点地。
反正大宋地大物博钱多多,何必在乎这点,至于百姓那都是蝼蚁而已,无需在意。
事实上,这一派的主张,成了后来大宋对外战争的主导思想,几乎持续到了灭亡。
第三派的声音是最刺耳的,前两派都极力反对。
他们居然主张要和契丹人硬杠,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但提出这一主张的是吕夷简,他认为如果迁都洛阳,契丹便会长驱直入毫发无损地渡过黄河。
到了那个时候,契丹士气振作,大宋士气低迷,城池再坚固,也难阻挡敌人的进攻。
再说,契丹又不是天兵天将,他们也有“畏壮侮怯”的想法。
不战而匆忙迁都洛阳,除了向敌人示弱,在战略上只会更加不利。
吕夷简坚决主张让大名府确定为陪都,对外展示出宋仁宗御驾亲征的决心,这样才能挫败契丹南侵的图谋。
宋仁宗权衡利弊,最终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于当年五月就改称大名府为“北京”。
大名府在大宋的地位不言而喻,韩忠彦虽然是被贬,但比起贬往岭南儋州来说,已经算不错了。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很快,他就要去磁州当民兵副队长了。
对于这个魏郡王韩琦长子韩忠彦的贬谪,钟粟感觉很是可惜,但这不是他能够干涉的,至少目前没必要干涉。
在他一步步进入大宋朝廷的时候,也经历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他知道自己一旦出手为韩忠彦说项,就会将曾布得罪死。
自己还有无数的事情要做,得罪曾布这些人实在有些不值得。
按照钟粟消灭朋党的想法,曾布和韩忠彦为相其实都不错。
曾布倾向于改革,但他并不是那种近乎疯狂的激进做法。
韩忠彦虽然说倾向于保守派,但毕竟是魏郡王韩琦的长子,深受家风影响,对大宋的忠诚度不容置疑。
可惜的是,一山不容二虎,加上站队的影响,韩忠彦的黯然离场其实没有太大的悬念。
但韩忠彦是个人才,这是不容置疑的。
****************
汴京城陈桥门不远处的一处五里亭中,一人端坐其中。
亭中的石桌上,有酒有菜,酒是百日醉。
菜的品类不多,但内行一看就知道是尉迟酒楼的特色。
韩忠彦的车驾在无比恓惶中踟蹰而来。
除了三位好友送了送他,说了几句珍重的话之后,便再也没有了后话。
韩忠彦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是虎落平阳,除了认命之外别无他法。
“东家,十里亭到了。”
管家提醒了一句,其实也是在询问韩忠彦的想法,是继续赶路,还是需要歇息一下。
“韩知府一路辛劳,不如下车喝杯水酒如何?”
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韩忠彦一惊,这是有好友在十里亭送自己吗?
听声音好像并不熟悉,韩忠彦一边想,一边掀开车轿的布帘。
之间亭边站着一人,仔细瞅了瞅,居然是几乎没有打过交道的钟粟。
“钟侯这是恰好在此歇息,还是专程来送戴罪之人?”
韩忠彦吃不准钟粟的态度,最主要的还是打交道的次数太少,两人没有交情。
“钟某性情懒散,此处又没什么可游玩之处,自然是专程来送韩知府的。
说句实话,错过了这里,想吃到我尉迟酒楼的百日醉,恐怕就没机会了。”
韩忠彦哑然失笑,说得好有道理啊。
百日醉的大名他的确听过,但居然没有机会品尝过。
钟粟又不是自己的政敌,既然他专程在这里等候,那喝杯酒又如何?
韩忠彦想着,便在官家的搀扶之下下了车。
“恭敬不如从命,老夫叨扰了。”
“好,韩知府肯赏脸,钟某无比荣幸。”
钟粟迎上前去,然后和韩忠彦一起走进亭中。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29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29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