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八百九十六章 权力之争

第八百九十六章 权力之争

推荐阅读:冷淡的佐藤同学只对我撒娇古井观传奇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他比我懂宝可梦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别说是赵佶了,大宋的读书人都知道这句话。
理论上当然是没错,可又有谁能够打出这种教科书式的经典战例?
恐怕孙武再生,也无能为力。
书上是这么说的,其实也就是一种经验总结,不代表真的能够实现。
钟粟今天提到这个,赵佶有一丝惊喜,也有一丝失望。
惊喜的是,或许钟粟真有什么好的想法。
失望的是,这句话的确足够经典,但恐怕真没有什么用。
“官家应该知道,女真人蠢蠢欲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看目前的情势,终有一日会对契丹构成威胁。
到了那时候,我们大宋的机会就来了。”
钟粟说完,赵佶目光炯炯,听着好像很有诱惑力。
“继续说,这机会——”
“官家,你想啊,等到女真对契丹全面出手的时候,我大宋自然可以在此时提出赎回幽云十六州,契丹到时候必定内忧外患,那时便是最好的时机。”
钟粟觉得,赵佶已经差不多上道了。
“可你不是说要武力夺取吗,怎么又说要赎回?”
笨啊,石匠皇帝就是笨,对这种阴谋阳谋之类的实在没什么天赋。
“官家,赎回只是借口,赎金到时候给个一百贯就行了。
我们大宋就担心让答应,只要契丹不答应,那便发兵攻打。”
赵佶听得哭笑不得,太会趁火打劫了,也太不地道了。
一百贯赎回幽云十六州?契丹还不如白送算了。
这能叫赎回吗,简直就是欺负人。
虽然这时候契丹也是咎由自取,可毕竟有之前的兄弟之盟在,如此而为,完全就是要撕毁协约。
“官家不必在意太多,要知道,契丹已经从我幽云十六州榨取了多少油水,不跟他们收取租金,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至于所谓的兄弟之盟,那只是一个说辞而已。
还是那句话,做哥哥的一直要向弟弟纳币银,这是什么道理?”
其实,如果不是后来契丹被女真给灭了,这租金他非收不可。
不过被女真灭了也罢,继承了契丹的财产,自然也要继承契丹的债务。
到时候和女真收取,也没什么不可。
只是这话,钟粟现在还不想说,免得吓到了赵佶。
“收租金?”别的话赵佶也听到了,但这三个字让他觉得格外长精神。
大宋什么时候能有这一天吗?或者说,在他的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些吗?
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在自己的手里实现,那自己岂不是要变成仅次于太祖的人物?
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烟水茫茫。
还有就是,如果真按照钟粟的说法,撕毁协约自然不可避免,大宋有这样的底气吗?
自己如果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会不会被后人骂个半死?
好像不至于,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想想契丹这些年,如同血吸虫一样榨取着大宋人民创造的财富,他也觉得来气。
可如果说直接对着干,甚至要收取利息,他总觉得里面透着不靠谱。
伐谋伐交,听着不错,可最多也就是能够占据舆论的制高点,采取道德绑架的方式。
如果这些上策最终效果不明显,那只能是兵戈相向。
赵佶突然觉得自己明白了,钟粟这些年又是搞火油精,又是建军校建火器监,原来真是要扎扎实实打一场。
可武备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粮草。
他恍然大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除了这些直接相关的,还有粮草的问题,钟粟也是一直在设法解决。
现在有了高产作物马铃薯、甘薯之类,加上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粮草的问题突然变得简单起来。
对了,还有军校的天子之兵,那可是从大宋精锐部队西军中二次遴选出来的精英,显然是精英中的精英。
想到了这些,赵佶只觉得一阵热血狂涌。
哪个帝王不好大喜功,说没有,那是办不到,没条件。
如果真的拥有了强大无匹的势力,谁不想征战四方开疆拓土?
自己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而且还成功了。
不说大宋的,哪怕是后世的史书,必定会记载下自己的丰功伟绩。
钟粟也不指望赵佶能够心如磐石地支持抗击外族的事业,他能够做到不掣肘其实已经不错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反复向赵佶灌输这种思想,让他不断被这种热血思想熏陶。
“老钟,说说吧,你现在还需要什么,朕会尽量设法满足于你的。”
赵佶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那倒是不必,只是今年是高产作物推广的的第一年,官家在这件事情上,还是要大力支持的。”
“钟卿请放心,此事不管是遇到什么,一定要确保高产作为的种植。”
赵佶现在才算是完全下定了决心。
其实钟粟还是有点儿担心,宋神宗只是一开始也是极力支持王安石变法。
为了让王安石变法彻底而顺利地进行,宋神宗甚至都上演了帮助王安石打压对手的戏码。
可惜的是,改革事宜最终虎头蛇尾,宋神宗始终还是被勋贵给打败了。
此后,王安石失势,司马光掌权。
司马光上台之后,对于王安石制定的政策,采取了最为懒政的手段。
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只要是和新法能够扯上关系的政策,司马光直接一刀切,采取了一律废止的做法。
当然,对于执行新政的人,不管道德人品能力,也一律高压打击,小时候砸缸救人的英雄气概显然已经消磨殆尽。
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大宋的百姓又得吃两边苦。
钟粟可是看得很清楚,自己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消灭朋党之争,以便于消除那些可能冒出来的掣肘人物。
曾布这人,钟粟也看了资料。在后世的记载中,他还真是一个反对朋党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钟粟一直以来并没有对曾布做什么。
至于章惇,那更是自己的队友之一。
其实说来说去,朋党之争其实是权利之争最激烈的一种状态,否则就不会出现因事对人的情况。
钟粟当然无心权力之争,所以他只有消灭了朋党门户之见,才能更好地办好大宋的事情。
如果说对他也要归类,他大概算是无党派人士,曾布和章惇现在也是。
为了一门心思做事,他还要更加坚定赵佶的的心思,让赵佶实现石匠皇帝向一代明君的华丽转型。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0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0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