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九百三十六章 钟粟完胜

第九百三十六章 钟粟完胜

推荐阅读:冷淡的佐藤同学只对我撒娇古井观传奇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他比我懂宝可梦


    钟粟环视一眼,有些大臣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更多的人却一脸懵逼。
他们根本不知道钟粟问这些,到底是无话可说拖延时间还是有什么目的。
看赵佶的表情,显然是想到了,不知道是皇帝有某种特殊属性加持,还是赵佶这货真的聪明。
倒是高澄的表情就有些奇怪了,他觉得自己说得一点儿都没错,但众人的表现却有些奇怪,让他甚至开始猜测,难道当自己读的是假的圣贤书?
这这显然都是不可能的,大宋的出版业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圣贤之书不可能经常改版的。
“钟侯,你问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书院到底是什么情况,衮衮诸公想必已经了然于胸。
钟侯如能改过从善,也不失为一桩美事,钟侯,你说呢?”
高澄知道,到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松懈,必须坚硬如铁坚持到底。
“各位,刚才高御史的话我想大家都听清楚了,‘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孔老夫子说得明明白白。
可试看我大宋书院,礼、书倒是在书院中被捧上了天,可其余呢?”
钟粟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大殿中彻底陷入了死寂。
到了这个地步,哪怕再愚钝的人,都已经想到了一些,也明白了钟粟想干什么。
“孔夫子说得非常明白,我只是按照孔夫子的做法去做。
当然,如果说有问题的话,汴京大学的确没有音乐学院,这是我的失误,往后一定会有的。
至于其他,我汴京大学已经有了,就不需要一一解释了吧?”
钟粟平静地说道。
“钟粟,你这是何意,难道说我大宋儒学有偏颇吗?”
高澄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再一次失败了,但他实在不甘心。
既然都把话说到这里了,他知道朝廷的颜面更为重要,什么学术之类的,还不是朝廷一言而决的事情。
钟粟再厉害,他敢挑战朝廷颜面吗?
“高御史,你是听不明白还是怎么回事,我什么时候说大宋儒学有偏颇了?
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的。”
钟粟笑着说到。
“你那意思,显然是说我大宋不重乐、射、御,诸位都明白的。”
“我大宋经学、医学、算学、书学、武学、律学、画学……从国子监倒地方,甚为全面,我说偏颇就偏颇了吗?”
钟粟在后世多少了解一些宋朝的学术,事实上,儒家学术研究是主流,但其他学科照样有所发展,只是没有达到同等重视的地步。
钟粟接着说道:“我只是按照我大宋的习惯去办书院,似乎没有什么逾矩之处,今日高御史练练对本侯发难,不会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吧?”
“你——你——当然没有,我只是据实而论,我不是你想的那样,你——”
高澄觉得脑袋里已经一团浆糊,原来很是清晰的思维,不知不觉就彻底混乱了。
之前明明想得好好的,可说来说去,好在自己是在无理取闹,钟粟反而什么问题都没有。
不但没有问题了,还成大宋功臣了。
“陛下,钟侯这是狡辩,诸位其实都明白的,那汴京大学就是有违我大宋祖制。
诸位都说句话啊,难道就无人敢说句公道话吗?”
高澄突然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你们几个也说说啊。”
高澄看到朝臣们居然无人响应,便对身边一起来的几个御史咆哮到。
可惜的是,这几人不知道因为看出了形势的不妙,还是因为被钟粟洗脑了,一个个居然低头不语。
“你们倒是说话啊,之前还一个个义愤填膺,现在怎么哑巴了?”
高澄觉得自己快抑郁了。
“够了,高御史,下去吧。”
赵佶终于忍无可忍,一开始他觉得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官吏弹劾。
御史弹劾官吏,实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谁都不会在意。
可说着说着,随着钟粟的反扑,赵佶看出了端倪,这高澄的说法,显然有故意找茬的意思在里面。
赵佶越来越觉得这里面有问题,等到高澄发出歇斯底里的咆哮时,赵佶终于觉得,就算高澄是御史,这时候也无法继续容忍。
“陛下,臣是为大宋社稷谏言,请陛下明察。”
高澄还想挣扎一下,满满的求生欲。
“高澄,钟侯为我大宋殚精竭虑,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回去好好想想吧。”
刘御史都看不下去了。
他是多年老御史,高澄虽然是自己的老部下,但这么做真的有些掉价。
御史虽然有进谏的职责,但也不能随意诬陷人。
这高澄的做法,的确有些难以捉摸,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刘御史都说话了,高澄这时候已经两眼无神,然后脚步踉跄地走出了垂拱殿,钟粟完胜。
“陛下,臣教导无方,才让这等人滥言无状。”
刘御史是高澄的上司,所以他才要这么说。
赵佶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
洪六看到赵佶的样子,立刻宣布退朝。
就这样就完了吗?钟粟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本来以为会有一场唇枪舌剑,自己必定会身处险境,可事实上却比这个简单了许多。
事实上,赵佶一朝,如果说有几分本事的人,自然还得数蔡京。
可蔡京这货已经被他给悄悄解决了,剩下的这些,或者就是可以团结的力量,比如曾布章惇。
其余的其实都没有多少斤两,实在不值一提。
钟粟下朝之后,直接去了老许那里。
“怎么了,又有什么事情?”
老许漫不经心地问道
“帮我查一查高澄这个人,朝堂上的事情相比你已经知道了。”
钟粟说完,老许点了点头。
“高澄?御史台的?这人一起好像没听说过什么,但这次在朝堂上的做法,倒是让人奇怪。”
老许也有些好奇,突然就冒出了一个激烈反对钟粟人,多少还是有些让人吃惊。
如果说这里面什么都没有,他一点儿也不会相信。
“是啊,此人以前都没说过话,这次不知为何,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钟粟把玩着老许的一块玉佩说道。
“此人可是去过汴京大学?”
老许觉得好像想到了什么。
“没去过,虽然汴京大学官家都去过,但高澄的确没去过的。”
钟粟回想了一番,的确没有。
“如若是这样,恐怕是受人指使的。”
老许郑重地说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我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么容易招惹到高澄。”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他却可以肯定,高澄绝度不会平白无故地找自己的不痛快。
而且看这次说出的理由,几乎有将自己一击毙命的意思。
和平时期,想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实在太困难,他又是办书院的,那便扣一顶传播反动思想,和大宋祖制背道而驰的帽子,也是足以致命的。
只是高澄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赵佶早就被钟粟给“带坏”,现在想回头都难了。
“钟老弟,其实在老夫看来,查不查高澄其实没有什么两样。
你想啊,查到了,你要对他背后的主子怎么样?”
老许一本正经地问道。
是啊,查到了又要怎么样,去展开疯狂报复吗?
报复的后果只能是消耗大好的时间和精力,可这真有意义吗?
老许不提醒,自己还真没想过这些。
与其把精力花在这些无效的事情上,还不如继续捞取政治资本。
对付敌人,最好的办法还是平推和碾压,这样风险是最小的,不得不说,老许的想法是对的。
只不过,不调查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钟粟从老许那里离开之后,很快便有了主意。
虽然不能将自己的对手从黑暗中揪出来,但他要让敌人的日子过得不痛快。
可他还没来得及有所作为,赵佶就在第二天要召见他。
钟粟稍稍有些奇怪,好像快了点儿。
在赶往皇宫的路上,他心里有点嘀咕,这赵佶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前一天在大殿上难免受到了刺激,但到底会怎么想,钟粟还是没有什么把握。
赵家这些子弟,软骨病已经深入骨髓,一点压力袭来,往往就被吓个半死。
这在后来女真侵犯大宋国土时的情形就可以证明,李纲种师道这些人其实都对抗金有着精准的判断和坚定的决心,但老大是个胆小鬼,汴京保卫战最终功败垂成。
南宋之时,岳飞老兄已经将敌人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了,或许再咬咬牙,打到黄龙府或许办不到,但逐渐收复国土却已经没有多少悬念。
可赵跑跑们就是看不到这些,总觉得自己是窝囊废,别人应该也是窝囊废。
当然,还有一个家伙,就是现在的这位官家赵佶。
前方战报传来,感觉情况不妙,不想着组织军民抗敌,却一把将破锅甩给儿子跑路。
种种情况让钟粟的内心多少有些阴影。
赵佶已经认同了自己的做法,但这样的做法,意味着必定要逆流而上,而且真有违背祖制的意思在里面。
高澄这一闹腾,显然把有些事情点到了,赵佶不可能没有想法。
来到延福宫前,钟粟有了主意,还是老办法,从洪六那里探探风向再说。
果然,洪六在门口探头探脑,钟粟连忙挥了挥手,洪六立刻小跑而来。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1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1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