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九百八十章 驭风者

第九百八十章 驭风者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不管是演戏也好,还是瞒天过海也罢,钟粟硬生生地将张叔夜推倒了天子之兵的主将宝座上。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之前赵佶都没有完全下定决心。
张叔夜训练士兵是一把好手,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了这一切,可带兵打仗呢,这种事情可不敢马虎,一万天子之兵如果全军覆灭,差不多相当于赵佶的脸被打了十八遍。
可现在钟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切,张叔夜不但会打仗,还非常善于地利,这是一个将领必备的素质。
至于在兰州的那些战斗,虽然规模小了点儿,但天子之兵本来就不是用于正面战场的,就是要打奇袭战突击战,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这样看来,张叔夜还真的非常合适。
“钟侯,老夫心服口服,这张叔夜的确是个难得的将才,只不过天子之兵事关重大,加之一旦进入幽云一带,和朝廷的联系就会很少。
如此一来,万一有什么不测,朝廷势必难以及早得知,恐怕——”
曾布没有把话说完,意思是明摆着的,这也是大宋历来的管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这句话在大宋得改一改,改为将在外,君命无由必受。
大宋的历代的皇帝和内阁班子都是同一种思维模式,凡是武将都是靠不住的,或者说都存在背叛的潜质,一定要死死地盯紧了。
可盯紧的结果,就是大宋的将军几乎没有了什么便宜之权,往往眼看战机来了,却因为需要千里请示而贻误。
为此,大宋的将军便挖空心思,设法做到请示和机动作战两不误,这里面倒是有一件有趣的事情。
大宋曾经派兵十万,以王厚为统帅、童贯为监军攻打青塘。
这次进军计划周详,而且时机也把握得非常好。
大军抵达湟州之时,恰好宫中失火,这本来就是一起意外事件,但宋徽宗是个特别相信吉凶的人,他竟然认为,这是大凶之兆,担心大军出师不利。
为此,他居然下了一道谕旨,由驿马传达诏令童贯不准进兵。
这样的猪头操作对于大军的士气影响非常大,对于进攻计划极其不利。
童贯这次还真英明了一把,他打开看完谕旨后并没有交给王厚,而是面不改色地直接塞进了靴筒中。
王厚有点奇怪,便问童贯里面说了什么,童贯非常肯定地回答,说皇帝赵佶希望出兵成功。
王厚有没有怀疑童贯就不好说了,或许他真有怀疑,但他明白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抓紧进攻。
果然,王厚毫不犹豫迅速出兵交战,居然连续收复四州。
可这件事情也就算是一次偶然事件,更多的时候,宋朝的将军往往被搞得不知所措,贻误战机往往还要为朝廷背锅。
这一切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朝廷对武将的不信任。
曾布口口声声担心有什么不测,看起来是担心大军失败,实际上想表达的意思是担心张叔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或者干脆背叛之类,
这句话大家都听明白了,但因为钟粟的存在,赵佶和章惇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曾相,此事不必多虑,张将军的忠心和才干,钟某心里有数。
再说,大军就算进入幽云,也不是完全失去联系,钟某建议多派出皇城司的人,时时将消息传递,一旦有事,也可以就近调动太原府守军。”
既然都不说破,钟粟也觉得不必挑明,只能从他的角度给大家一碗安神汤。
钟粟这么一说,几人醒悟,是啊,还有皇城司,这可是赵佶亲手领导的特务机构,专擅侦缉,怎么会任由张叔夜肆意妄为?
“钟卿家所言极是,为以防不测,还是得派一名监军,各位看何人可担此任?”
赵佶看似说得轻描淡写,其实已经一言而决,张叔夜的主将之名已经实锤,曾布和章惇也不再多说,开始建议监军人选。
钟粟倒是不在意这些,监军只要不是童贯之类的人物,还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很快,监军的人选确定,副将自然是宗泽。
他是名义上的军校副院长,实际上的火器监少监,作为副将也是毫无悬念的。
人选确定后,张叔夜和宗泽再次被召进了延福宫。、
两人重新向见礼之后,赵佶笑着说道:“朕今日将这支天子之兵交给两位卿家,望两位卿家好生使用,有消息要及时传递。
另,授张叔夜将军密折专奏权,紧急之时可以先斩后奏。”
既然选择了信任,那就干脆把人情做足一些。
对于赵佶这次的上佳表现,别说曾布章惇,就连钟粟都觉得非常意外。
“还不赶快谢恩?”
看到两人吃惊的表情,钟粟感觉提醒了一句。
张叔夜已然明白,自己果真成为了天子之兵的主将,小概率时间还是发生在了自己的头上。
他自然明白,发生这样的大反转,当然是钟粟的功劳。
可宗泽就有些悲催了,他不想当这个副将,更不想随军出征。
现在莫名其妙就成了天子之兵的副将,距离自己的文官梦又远了一步。
可到了这个地步,他还能说什么呢?
“谢陛下恩典,我等一定肝脑涂地以报陛下隆恩……”
张叔夜和宗泽谢恩的话同样说得很溜,宗泽虽然觉得很违心。
出了延福宫后,钟粟又向两人交代了一番。
总的原则是,因为没有太明确的军事目标,主要以搞偷袭破坏和适应训练新式武器的使用为主,所以自保是第一位的。
钟粟又再三强调了一番十六字方针,对于张叔夜这种名将,他很担心一旦上了战场,就会以死相博,努力考虑报君恩的事情。
但钟粟可是来自后世的,谁都不惜死了,那有什么意思。
就算要死,那也是万不得已之下的选择。
两人听了钟粟的一番叮嘱,点头称是。
宗泽虽然不愿意,但此时也只能面对现实。
“钟侯,这天子之兵的叫法,也就是现在,进了幽云一带,我们该自称什么?”
张叔夜笑着问道,他对这样的军事行动一点儿也不担心,但部队番号这种事情,最好说清楚,免得以后**行赏时被人抢走。
“就叫驭风者吧。”
钟粟丢下了一句。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2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2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