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九百九十五章 猪肉的滋味

第九百九十五章 猪肉的滋味

推荐阅读:冷淡的佐藤同学只对我撒娇古井观传奇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他比我懂宝可梦


    赵佶越想,越觉得钟粟的这个计划实在太完美了。
高产作物不仅仅解决了口粮的问题,不但能够让大宋子民吃饱,有了猪肉,还可以吃的有质量一些。
虽然猪肉的味道虽然也不错,但地位显然远远不及羊肉之类。
至于牛肉,禁止宰杀耕牛的惯例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社会,只能吃老死或者意外死亡的耕牛。
虽然也有故意制造意外事件,然后声称是牛因意外坠崖之类造成,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多,毕竟一旦被查出真相,后果非常严重。
至于奶牛之类,也很少有大规模养殖的,所以牛肉同样无比精贵,甚至比羊肉更为稀有。
那些小说中动不动就是上好的牛肉切二三斤来,只能当成演义来看,和史实差距太大了。
再说,你的养殖同样存在着养殖麻烦的问题,食量太大,养起来负担的确很大。
想来想去,目前改善大宋人民生活质量的比较靠谱的法子,那就是养猪,而且是大规模地养猪。
两浙路虽然有制作火腿的习惯,但生猪的养殖量并不大,之所以做成火腿,也是为了对抗闷热的气候而已。
有着这样的技术加持,有多少猪肉都不是问题,全部加工为火腿肉,自己吃或者出售都不是问题。
“官家,下臣的建议是,诏令和苏学士的《猪肉赋》一起发出,如此效果定然会更好的。”
提倡全国大量养殖生猪,这不是一个小事情。
归根结底,养殖成本太大,养出来自己吃显然太奢侈,如果又不能出售的情况下,那就算是砸到自己手里了。
所以想要推广,自然要从那些种植的高产作物的人开始。
这些人能够接受高产作物,说明对朝廷的政策并不排斥。
只要讲清道理,多半也会拥护。
现在高产作物已经进入了疯狂的生长期,到时候必然会产生堆积如山的秸秆根茎叶之类,其实可以算是一种累赘。
现在如果告诉大家,这些是生猪的上好饲料,生猪养殖的推广会一下子变得非常简单。
至于《猪头赋》,自然是对猪肉如何美味之类的宣传,加上大宋平民本来就或多或少吃过猪肉,这么一煽风点火,效果肯定会好很多的。
钟粟一提议,赵佶一下子也想到了事情的根本。
这岂止是完美,简直就是逆天一般的决策。
“准了,等到这生猪长大了,你还可以拟写几道猪肉加工的方法,然后用《汴京头条》广而告之。”
赵佶这脑子还是很活泛的,一下子便想到了用《汴京头条》这个大宋仅有的自媒体刊登消息。
第二天,垂拱殿朝议之上,钟粟提出了这个宏伟的生猪养殖计划。
一时之间,殿中死一般的沉寂。
很显然,对于钟粟的这个脑洞,大家只能以沉默对抗。
过了许久,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敢问钟侯,这大量养殖生猪,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钟粟回头一看,居然是早就认识的顽固派人士刘御史。
刘御史一开始和钟粟作对无数,由于他资格很老,当时宋哲宗赵煦也对其十分敬重。
不过到了后来,他倒是能够与时俱进,居然也发现了钟粟所做一切的效果。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刘御史以后轻易不再揪住钟粟的事情掰扯,不是不想继续反对,是因为钟粟的做法产生的成效实在让他不得不服。
老人就得有个老人的样子,倚老卖老不是刘御史的做派。
更多的时候,只要不是太确定的事情,他都不愿贸然下结论。
对于猪肉这种东西,老家河间的刘御史还是有一些了解。
往常的想法,总觉得猪肉就是脏肉,根据无法就是感觉猪什么都吃,甚至还会吃粪便。
可如果按照钟粟的想法,将生猪圈养起来,然后人工投食物,这样便能控制生猪吃的东西,脏肉的说法也就不存在了。
思前想后,他不觉得钟粟的说法有什么问题。
当然,在他的内心里,猪肉同样是上不了台面的。
既然如此,那就让大宋的百姓享用吧。
他正要说两句表示一下自己支持的意思,有人已经抢在了他的前面,只是想法更他的不一样。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猪肉那种东西,怎么可以大宋全境推广。
臣以为,钟侯爷实在是思虑不够周全,官家不可答应。
诸位同僚也想想,我大宋,乃上上之国,怎么可以吃此等肉食。”
不是别人,居然又是高澄。
此前在金殿之上,高澄花了不小的代价,这次他又把矛头对准了钟粟,大有春风吹又生的意思。
回去之后,刘御史都把高澄狠狠地告诫了一番,高澄也表示一定会说话过脑子的。
但这次他显然又犯病了,不知道是不是认真思考过,反正已经明确表示反对。
“高御史,话不能这么说啊,全面推广生猪养殖,也是为了改善我大宋子民的生活质量,再说这统一养殖是圈养,不会是你想的那样。”
钟粟笑着说道。
“那又也和,如何养殖,也改变不了脏肉的事实。
钟侯,此事想必是你一时兴起的想法吧?”
高澄的语气中居然带着一丝戏谑,钟粟本来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一下彻底上火了。
只不过,他知道对付高澄这样的人,还是要讲究一下策略。
“高御史,小侯先问问你,你是否吃过猪肉?”
“吃猪肉?真是可笑,那种东西,只适合贱民糊口而已,我等作为朝廷命官,怎么能吃那种东西。
钟侯,你这么问,不会是你已经吃了吧?”
高澄的脸上,已经浮现出了阴谋得逞的奸笑。
“高御史,钟某的确吃了,而且味道甚为鲜美,所以钟某建议你也试吃一下。”
“朕也吃了,还一次吃了一盘,这猪肉正如钟卿家所说,实在部位可口。”
高澄还没有来得及说话,一个声音如雷霆版地砸到了眼前。
什么?
当今陛下赵佶居然也吃猪肉了,还说猪肉的味道甚为鲜美,这还得了?
从哪里吃到的,显然是钟粟的手笔。
这下高澄彻底尴尬了,他之前可是说的掷地有声,吃猪肉的都是贱民。
现在赵佶吃了,赵佶是贱民吗,还是贱陛下?
赵佶倒是没有理会两股战战的高澄,对着典中的大臣,语气诚恳地问道:“不及时吃猪肉吗,有什么可隐瞒的。
诸位臣公,谁还吃过猪肉,要不干脆说出来。”
赵佶干脆对满朝的大臣问道。
殿中再次进入了短暂的沉寂。
“陛下,臣多年前在西京的一户农家吃过一次,也没觉出什么不妥。”
章惇开口说道。
“臣惭愧,居然不知猪肉的味道。”
曾布也说话了。
“臣是浙人,不但吃过猪肉,还吃过猪肉做成的火腿。
去岁寒冬之时,老家来人还给臣带来了一些火腿,家中尚有一些没吃完。”
又一名大臣说道。
有了官员带头,不少大臣都说出了自己吃猪肉的经历。
有些是各处办差时吃的,有些是家乡就有吃猪肉的习惯,有些居然就是在汴京马行街吃到的。
当然,还是有一小半的官员,的确不知猪肉的滋味如何。
“如此看来,诸位还是有不少人吃过猪肉,而且也没有什么不对吧。
刚才不是有人说是脏肉吗,曾相吃过也有好些年了吧,现在身体感觉有何不妥?”
赵佶笑着问道。
“臣虽年迈,但发虽灰白,但身体还算康健。”
章惇还特意往前走了几大步,证明了一下没问题。
“朕昨天吃了一大盘,至今都觉得回味无穷。
而且据朕所知,苏学士不但喜食猪肉,还擅长多种猪肉的加工之法。”
赵佶说到这里,群臣马上小声议论起来。
事实上,苏东坡尤其是在黄州之时,对猪肉的吃法进行了一番琢磨。
这一方面是苏东坡本来就是吃货一枚,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穷困潦倒,想吃别的肉根本无力购买。
看来看去,只有这猪肉最为廉价,他便亲自烹饪,没想到还颇有建树。
因为有了这次成功的尝试,苏东坡吃猪肉的习惯也被保持了下来。
其实细数现在垂拱殿中的不少人,有一部分曾经支持做苏东坡,也有一部分对苏东坡大力反对,甚至不惜采取诬陷的态度。
苏东坡在黄州、密州很多地方的时候,朝中仍然有不少人都在关注。
有些人希望他能够短暂经历一番困苦之后回朝,但有更多的人,忌惮他的才华,更希望他被彻底一棍子打死。
此时赵佶突然提到苏东坡,难免让不少人有些尴尬。
如果此时苏东坡在场的话,恐怕又是另外一番场景。
“正是如此,苏学士的确喜欢吃猪肉。
诸位不少人都尝试过,其实脏肉之说,只是不实在之论,诸位显然是被误导了。”
钟粟看到气氛有些诡异,便接口说了一句。
“陛下,臣有罪,臣此前滥言无状,现在听了各位同僚的一番话,实在是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效。”
钟粟万万没想到,高澄看到形势不妙,居然说出了这样一番毫无下限的话来,实在是大跌眼镜。
别说钟粟吃惊了,其他人同样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现在的御史,怎么都变成这样了?还有下限吗?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2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2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