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粮引子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粮引子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兰州府试种的高产作物虽然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但仅看那喜人的长势,种师道和王知州都觉得,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心里是这么想的,可万一有个意外,那也不好说。
两人加上白参军三人,在几处地头边转了一圈便回去了。
种师道的确将玛瑙和牦牛都交给了王知州,王知州也忠实地执行了对种师道的承诺。
兰州府百姓逃散,很大原因还是因为蛮夷剽掠滋扰,日子过得太艰难。
先是种师道大败吐蕃军,然后又是兰州府发布了抚民策,过了一些日子,还真有一些逃散而去的老百姓先后回来了。
这些回来的老百姓,一部分由王知州安排,实在无力安排的,便交给了种师道。
种师道可是有生产建设兵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虽说宋军本来也是劳动力,但多一些老百姓也是可以的。
可很快一个问题出现了,因为老百姓的陆续到来,钟粟和王知州发现,如果人数还会继续增加下去,最多一个月,兰州府的容纳能力便有些不够了。
地方倒是足够大,至于住宿,搭建一些简单的窝棚也是可以的。
可这么多人,一个人就是一张嘴。
他们不怕劳动,但就是怕没饭吃。
一旦口粮不足,这些人便会马上继续过起逃亡的生活。
好不容易将这些人召集来,然后如果因为供应不足的问题,导致他们二次出走,往后再想找回来就难了。
兰州府虽然更像是一座军州,但军队还不是出自百姓?
这些年中,兰州府的驻军一直靠着从各处的调遣为主,想要从当地征召军士,还真有些难度。
人口基数太小,青壮年人数自然不多,这就是兰州府的现实情况。
回到州府后,种师道和王知州自然而然地说到了这个话题上。
这种问题本来就是无解的,就算是带兵的种师道都明白。
连一口吃的都给不上,老百姓不可能等死。
就像军中的供应,如果真的出现的问题,纪律再怎么严明的军队也会出现哗变。
很快,王知州召集来了通判、长史、别驾以及各曹司的负责人。
经过了一番商议,大体想到了两个办法,一是设法对兰州府的几十家大户做工作,争取从他们那里借得一部分粮食,二是立刻向朝廷求救。
其实,这两个办法都不是太容易做到。
别说兰州府的大户,各处大大户最善于干的事情就是囤积居奇,别说借了,就算是买,也无法以常平价买到粮食。
至于向朝廷求救,或许最后朝廷能够拨付一些粮食,但一来二去,朝廷还要讨论,往往会延误时间,大有远水救近火的意味。
大家都明白的是,目前的情况,借粮甚至比借钱都要难很多。
好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兰州府上下勒紧裤带坚持一下,或许还能坚持一个半月甚至两个月。
可两个月之后呢,就凭着目前兰州府的这些耕地,虽然能够收一些粮食,恐怕也就能够供应三四成的百姓。
接下来还有一年的时间,没有个几十万粮食,兰州府不但会回到原来的老路上,甚至还会更糟糕。
众人越讨论,王知州感觉越郁闷。
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就不该答应种师道,可那些亮晶晶的玛瑙,还是迷蒙了他的双眼,那些成群的牦牛,也让他的智商一度掉线。
但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咬着牙一条道走到黑。
“种都监,你倒是说句话,此事该当如何?”
地方和军方多少有些区分,王知州召集阖衙高级官吏商议,种师道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并没有插嘴。
对于现在想到的这两个办法,他不觉得有错,但的确都不怎么样。
他知道,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这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问题,至少应该熬过一年,一年之后,只要高产作物不出问题,那粮食从此便不再困扰兰州府。
听到王知州问他,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各位想到的两个办法都没错,本都监坚决支持。
只是本都监还有一罚,还是借粮,只是稍稍远一点——”
种师道的话还没有说完,白参军已经忍不住了。
“种都监,各位,别说到更远的地方借粮了,恐怕兰州大户的粮都不好借,我们还是想想有没有更实际的办法。”
白参军的话,说出了不少人内心的担忧。
议事厅中马上陷入了沉寂。
最终,意识还是没有结果,各级官吏叹气退出。
此时,厅中只剩下种师道和王知州。
“都监,你是不是已经有办法了?”
种师道淡淡一笑,使了个颜色。
王知州心领神会,马上让所有衙役退出议事厅。
“其实,想要让那些兰州大户借粮,还是有办法的,可是如果他们知道了我们的想法,那就不灵了。”
种师道笑着说道。
“哦,这是为何?”
王知州有些纳闷。
“你想啊,那些大户对粮食囤积居奇目的为何?”
“自然是为了卖出个高价钱,这些可恶的家伙,本州真想将他们——”
“好了,说这些是没用的,这些家伙虽然可恶,但或许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低价卖粮。”
“种都监是想到了什么妙法?”
“算不上妙法,既然他们屯粮是为了买好价钱,那如果让他们觉得往后恐怕再也卖不出好价钱,他们会怎么样?”
种师道问道。
“自然会不顾一切地抛售,可做不到啊。”
“当然能,不过此事得分两步走,想要汴京发粮,显然来不及,而且路途遥远靡费甚巨,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地方:秦州。”
“秦州有粮吗?”
听到有粮,王知州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很多。
“有,而且不少。”
“秦州倒是不算远,但能借到吗?”
“自然可以,我身在军中已久,靠着那些关系,借个几万石还是没有问题的。”
种师道信心满满地说道。
“不够啊,几万石可以暂时维持一阵子,可还有半年之久。”
“几万石便已经够了,这只是粮引子而已。”
“粮引子?”
“对!”
……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3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32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