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种师道大功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种师道大功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种师道的军帐之中,王知州一脸不解。
粮食是买到了,虽然还没有交付,但已经有了文书,八大土豪如果敢赖账,兰州府衙完全可以直接上门强行拿回。
可这么多的粮食,对于王知州俩说,简直就是灾难一样的存在。
何况虽然暂时可以赊欠,那往后呢?兰州府可是穷光蛋。
“老王,粮食多了你还担心吗?咱们可卖掉啊。”
种师道笑着说道。
“卖——卖掉?你是说把粮食卖掉?”
“对,缺粮的地方多着呢,你六折采购的零食,怎么卖掉都是赚钱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王知州听到这里,更加不明白了,他对大宋的情况当然清楚,要卖出去不是不可以,但卖给谁是个问题,而且加之兰州距离其他缺粮的州府路途遥远,实在不划算。
“老王,卖给地方自然不行,咱们可以卖给这西北各处的驻军啊。
我兰州府方圆百里驻军还少吗?粮草调拨往往极为麻烦,你没办法,我老种有办法啊,哈哈哈……”
种师道这么一说,王知州明白了,他当然明白,种师道身为西北之地的一个统兵将领,自然对和各地的驻军熟悉,卖给军中,当然是可行的。
而且这个时候,正是各个驻军筹集粮草过冬之时,别说十来万石了,哪怕更多一些,也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种师道明白,这些粮食无非是从八大土豪手里敲诈来的,兰州府到了明年,粮食短缺的问题便会基本解决,留着便会成为陈粮,陈粮的价格自然没有新粮的高,还不如卖出去了事。
王知州也是明白人,这件事情即使被八大土豪知道了,那也无所谓的。
他们这些年仗着掌握了大片的土地,已经累计了大量的财富,兰州府衙接着这个机会,也趁机发一笔小财,也未尝不可。
两人很快便商定了策略,第二天开始,王知州负责从八大土豪那里提粮,种师道则加紧联络各地缺粮的驻军,确定售卖的数量。
粮食在西北是最为紧俏的物资,不到半个月,除了兰州府留下的五十万石,其余全部都脱手了,当然都是以市场价卖的。
这样算下来,兰州府不但不需要出钱,还小赚了一笔。
八大土豪也不是傻子,后来也听说了兰州府的神操作,虽然再次被气得吐血,但也是无可奈何。
谁让他们此前多年囤积居奇,这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而且他们最担心的是,万一这高产作物如此搞下去,他们手中握着的大片土地,一下子便没有了任何优势。
他们也只是一方豪强,自然不能把粮食卖给各地驻军。
如此一来,今后在兰州府的粮食生意,便几乎要被掐断了。
想来想去,还是要和兰州府衙搞好关系,否则哪一天人头不保都不好说。
就这样,八大土豪再次委屈就全地找到了王知州,后面的事情,已经无需种师道出谋划策。
他们都已经主动服软了,王知州有的是办法。
兰州府自行筹集粮食,还造福方圆驻军的做法,很快便以庆功折子的形式传到了汴京。
“妙啊,太妙了!老钟,你推荐的这种师道真不是一般人,朕怎么觉得得到了你的真传?种师道大功啊……”
赵佶在延福宫中哈哈大笑。
兰州府这么一来,其实也是给大宋朝廷省去了不少麻烦。
打击豪强的垄断行为,本来就是地方官的职责,现在兰州府不但将八大土豪给治得服服帖帖,还解决了部分粮食调拨问题,赵佶当然会很高兴。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兰州府范围一直处在大宋和西夏吐蕃的折冲地带,三国往往时常冲突,你争我夺。
倒也不是说大宋将是不够卖命,主要是这里群众基础太差,有时候所谓的城府,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军城,相当于一座大规模的军营。
这样的孤守往往非常麻烦,一旦大军来攻,补给和援军不能及时赶到,哪怕是百战百胜的将军,也会感到非常头疼。
种师道到来兰州府之后,按照钟粟的做法,和兰州府衙精诚合作,建起了生产建设兵团,然后又连续成功地击退了吐蕃人的袭扰。
之后兰州府方圆百姓有了信心,便主动来投。
种师道又借此机会,开出了数十万亩的荒地,种植出了高产作物,顺手还办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这样的功劳实在过于耀眼。
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将能够做出的事情了,很多事情已经涉及到了民政。
钟粟看着开心得孩子一样的赵佶,轻轻点了点头。
这家伙其实有一颗赤子之心,只是在原来的历史上,除了自己过于痴迷的兴趣爱好之外,也被蔡京之流给活活带歪了。
现在带着赵佶的人变了,他也变成了一个明君的模样。
“老赵,其实这人那,你只要利用得当,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种师道原来就是一个不错的将领,来汴京一趟,和钟某探讨了几日,我愈加肯定,此人绝对是大才,只是没有放在正确的地方。”
“什么意思,你这话怎么听着都像实在夸自己呢?”赵佶已经回过神来,对于钟粟这种自夸行为,他已经适应了,可种师道毕竟是大宋培养起来的,而且是他将种师道委任到兰州府的。
“老钟,你是推荐有功,但朕也算是用人得法吧?”
“老赵,你这不就是误会下臣了吧,下臣没有这个意思,官家统御八极,下臣本来就是官家提携到这一步的,绝无居功自傲的意思。
说来说去,总之还是官家英明神武,臣才有今日之小成,兰州府才会有今日之宁定,哈哈哈……”
钟粟的狡辩迎来的是赵佶的一阵大笑,他也是故意闹着玩的。
“老钟,咱们也别说笑了,这种师道的确是个人才,而且此人还不是单纯的那种将才,是不是应该有所封赏才对?”
“陛下英明,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理当如此,官家决定对种师道如何封赏?”
赵佶一时沉默了。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4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4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