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压力还不小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压力还不小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耶律卿家,朕以为萧卿家说的也有一些道理,我大辽兵强马壮,在火器一道上本来就不是很擅长。
再说,你也清楚,这火器一道,就算苦下功夫,那也不是一时之间能有所突破的。与其如此,还不如从长计议。”
什么玩意儿,这就要半途而废了?耶律余睹觉得自己大概是听错了,当今陛下有时候是混账一些,但到底不至于混账到这个地步吧?
火器监的建设,那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事情,当时大多数朝廷重臣都在,那是大家一起讨论的结果,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这耶律延禧怎么翻脸如同翻书,说变卦就变卦了?
哎!果然是帝心难测,这才多长时间,无非就是需要朝廷投入一些钱财而已,对于契丹大局的利益而言,这些钱能算得了什么,完全就是九牛之一毛。
“耶律卿家,朕其实也觉得,宋国那些火器,虽然比起以往已经强了很多,但那是因为遇到的是软弱的西夏,如果遇到我契丹铁骑,照样不堪一击。宋国以往就是个造烟花的,几个使者去了一趟宋国,说到宋国的火器如何厉害,那是因为他们也就好玩这一首,实在不必过于当真。”
耶律余睹这次彻底听明白了,陛下果然不想继续了,契丹的火器开发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能说什么,没有了经费,一切都是白搭,他总不至于自己掏腰包。
“陛下,臣以为,火器研发不能停啊,宋国现在的火器或许没有那么中用,能够消灭西夏固然因为西夏软弱,但臣听说大宋一直在火器研发上下了很大的力气,由此看来,或许他们真的掌握了什么奇妙的方法。
臣还听说,大宋自从占据了河西地区,饲养战马从未停过,如若有朝一日宋国骑兵同样威武,又有火器相助,我大辽危矣。”
朝中一名身体硕装的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是目前契丹的南院大王,说起身份,同样属于契丹宗室。
契丹本地就是一个松散的游牧民族,部落也不多,最初只有八个部落。后来这八个部落推举耶律阿保机坐上了契丹可汗。
耶律阿保机效仿宋朝的政治体系,所以侵害了其他部落的低位和权利,之后其他部落首领联合起来逼耶律阿保机退了位。
耶律阿保机是一个很大抱负的人,看到其他首领短浅的目光,知道自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认知,所以他就带着自己的族人和俘虏,去建立了一个新城。
有了自己建的新城以后,耶律阿保机开始晒盐造铁。他这的这些事让其他部落的人觉得很可笑,但是他们并不明白耶律阿保机的真实企图。耶律阿保机将制造好的盐和铁卖给他人的部落,发证经济,积累了大量的收入,这为他以后的扩张事业奠定了基础。
后来其他部落的首领才后知后觉,盐和铁是部落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而他们只能从耶律阿保机那里购买这些东西,才发现耶律阿保机的精明,开始与耶律阿保机示好。
当然耶律阿保机也了解其他部落首领的想法,也知道无法改变他们的想法,所以就将他们聚集在一起请他们吃饭,然后借机将所有部落的首领全部杀死,统一了所有契丹部落,建立了辽国。
建立辽国以后,耶律阿保机将军政分离进行改革,所以设立了南大王院和北大王院。
在金老爷子的天龙八部一书中,乔峰自从离开了丐帮,阿朱错手被自己打死以后,带着阿紫行走江湖,不料阿紫也被自己失手打伤,于是此时的乔峰带着阿紫踏上了辽国,去寻找千年人参。而在此次,他帮助辽国皇帝平定了叛乱,被封为“南院大王”,似乎很是威武霸气。
契丹的官僚体系,最显著的特色便是南北面官制。
很多人有一种误会,认为南院大王是南面官制里面的,这真是大错特错。
当契丹人统治了广大的汉族地区,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汉族事务的时候,南北面官制便产生了。
皇帝的宫帐坐西向东,左边(即北面)是契丹官衙,右边(即南面)是汉人官衙。
北面官的最高领导机构为北枢密院,最高官为北枢密使,简称为北院。
北枢密院的官制保留了女真族的官职,其职能也是主要管理女真族兵马、政事等。
南面官的最高领导机构为南枢密院,最高官为南枢密使,同时简称南院。南枢密院学习了汉族的官职,设置了类似六部的职能。所以,南院主要是管理汉族兵马与政事。
南大王院的基本架构是这样的:其官署长官称南院大王,下设有南大王院知事、南院太师、南院太保、南院司徒、南院司空等。
两院大王官职相同,级别一样,但在实权和实际运作中,北院大王高于南院大王。
但南北院大王并非两院的最高官员,在大王上面还有南北枢密院使主管军队,和南北丞相主管政务,这二人才是南北二院的最高官员,南北二院的大王实际上有些名誉上的意思,不掌控实权。
可见南院大王属于地位尊崇而没有多少实权的官职,但既然地位尊崇,那边以为着耶律延禧不能不给面子。
“南院大王此言不是没有道理,但你也看到了,我辽国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与其把钱花在这火器监上,还不如多打造兵甲,只要能够武力压服宋国,用什么还不都是一样。”
耶律延禧说完笑了笑,在他的世界观中,契丹打仗还是带有靠人堆的意思,那些死了的,只能怪他们命不好了。
这样的想法,在古代社会,完全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更多的人觉得,契丹铁骑勇猛彪悍,冲入宋国军中完全就如同收割机,所以本国颇有信心。
不过南院大王说出这些话,不完全是听了耶律余睹的话,他是有根据的。
南枢密院和北枢密院相比,显然对大宋的情况了解更多一些,所以大宋人的三观正在变化的情况,已经被他们看在了眼里。
虽然至今还不了解大宋火器的核心技术,但从各方面的反映来看,真的很好很强大。
如果完全不在意的话,再过些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既然要研究大宋,那就要在各方面去学习,火器研发还是不能放弃。
“陛下,臣并没有说要急于求成,臣虽然没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但宋国的火器还真有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南院大王开始循循善诱,他说这些,并不是真的想支持耶律余睹,而是因为契丹能够强盛至此,多少还是有一些忠臣的。
耶律延禧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面临的压力还不小。
南枢密院说话了,北枢密院也不可能闲着,朝堂之上之前的沉默僵局被迅速打破,不少重臣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其实争论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底要不要花大力气搞火器研发。
如果要搞火器研发,那就得有很大的投入,但见效却很忙,就算能够从大宋窃取到一些先进火器的资料,同样会有很多技术难关。
可如果不搞火器研发,万一大宋不断在火器上突破,往后契丹会不会受到威胁。
虽然说暂时不会,但到将来呢,情况谁都说不清楚。
所以今日的朝议,虽说是针对一件事情,但最后做出的决定,却关于契丹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
一个错误的决策,很有可能会导致契丹的前途尽毁。
耶律延禧也开始重新审视目前的情况,虽说泡妹子很重要,但如果真的断送了契丹的江山,那么多上好的妹子就会变成宋人的,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契丹最后做出的决策,基本在钟粟的意料之中。
各种压力之下,耶律延禧不得不松口,火器监的投入还是不能停下来,只是,完后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太多,得分批投入。
这么做完全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也是从契丹的实情出发做出的决定。
添油投入无法加快研发进度,但却可以让研发人员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所以在原材料的购买方面,还是要尽量做到按需进行。
实际上,萧奉先在火器监做了些什么,耶律余睹心里有数,耶律延禧同样能够猜到几分。
既然如此,辽国朝廷也不是冤大头,当然不能再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终于,资金的拨付已经确定,耶律余睹本来还想说两句什么,但发现耶律延禧已经开始双眼迷离,显然不肯能继续听他说话,所以还不如就此打住。
说来说去,这次朝廷议论,还是有结果的。
至少,火器监算是保住了,还获得了缓慢补血的机会。
虽然说这么做,对当前最为紧要的研发工作来说,真的有些坑,但比起毫无作为绝对要好很多。
现实如此,耶律余睹就算是勉为其难也得接受。
萧奉先显然很是不满,他因为坐看火油作坊被烧,虽然没有证据,但他一度怀疑就是耶律余睹干的,只是没有任何证据。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知道自己出了做一个搅屎棍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只是,朝廷这次的讨论的确有些复杂,耶律延禧多次被气得吹胡子瞪眼,但却也是无话可说。
有些宗室大臣可是手握重兵,他能说什么,一点惹急了这些人,说不定就会把它换掉的。
“恭喜耶律将军啊,火器监又可以重新开始了,但愿萧将军不会让陛下失望。”
萧奉先阴阳怪气地对耶律延禧说了一句,耶律延禧再次觉得火从心头起,如果不是眼前这个蠢货,如果当初耶律延禧将这个差事交给自己,火器监早就有了一个新的面貌。
可惜有些事情没有如果,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奋起直追,或许还有转机。
对于萧奉先的话,耶律延禧很是无语,只是拱了拱手。
随后,耶律延禧又碰到了南院大王。
“大王,朝堂之上亏得大王劝说陛下,某感激之至。”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态,耶律延禧起码得客套一番。
“耶律将军想多了,本王并没有帮你的意思,本王这么做也是为了帮自己。我大辽能有今日实属不易,火器研发怎么能轻言放弃,想要争取都更大的支持,暂时是办不到了,还望将军珍惜机会。
当然,如果将军有朝一日能顾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或许朝廷会有更大的投入。”
南院大王说完,也不等耶律余睹回话,转身离去。
耶律余睹一脸茫然。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8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8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