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粉条制造(一)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粉条制造(一)

推荐阅读:我是如何当神豪的大明烟火他和她们的群星赛博英雄传我的公公叫康熙太荒吞天诀御兽进化商仙木奇缘神州战神港综世界的警察


    大宋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体了,但这远远不够,别的方面都不错,就是太不能打了。
也不是不能打,而是统治者不敢打也不想打不会打,对自己的实力不能正确评估,所以才酿成了原来历史线上的悲剧。
现在,工业、农业、商贸的发展,都出现了更强劲的发展势头。
大宋原来的地方,商贾贸易之类根本不需要做什么,钟粟明白有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
大宋人的经济头脑绝对足够,他之前在史书上读过,现在也亲眼见到了。
所以,只需搞好高产作物就足够了,有了高产作物,必定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繁荣。
至于原来西夏的地方,不但要全力推进高产作物,更重要的是要将已经几乎消亡的丝绸之路重新搞起来。
朝中一开始有人担心,西夏之地的百姓已经处在半农耕半游牧的状态,如果继续推行高产作物,恐怕会挤占原来的土地。
本来这个想法还是很有道理的,但他们却对这片土地和高产作物缺少了解。
几种高产作物中,马铃薯是绝对的耐旱耐寒植物,而且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土质的要求不是太高。
据说有人尝试过,在沙漠中都能够种出马铃薯来。
各方面条件差一些,最多也就是产量低一些,但完全能够生长。
其实当初米图乌斯从南北带来的土豆种子,已经经过了简单的驯化,只是看个头,和后世的差距真的很大。
现在汴京大学农学院又经过一番努力,陈旉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马铃薯终于出现了拳头大小的个头。
在钟粟看来,这么大依然太小,如果能再大一些就好了,不过在大宋人看来,这个头简直就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大宋还有为数不少的百姓还是一日两餐,但能量显然不足。
如此一来,两餐之间,虽然吃上一两个马铃薯或者甘薯,一下子就有精神多了。
钟粟更清楚,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这一年大宋要以最大限度地普及高产作物的种植,到了秋收的时候,那是的马铃薯、甘薯和玉米恐怕要丰收成灾了。
但是他一点儿也不怕,他已经在利用工坊悄悄打造能够加工粉条的设备。
完全搞垄断本来也不现实,钟粟也不想这么干,钱是大家赚的。
但如果他先发明出一套粉条制作设备,到时候不但可以加工粉条,还可以卖设备。
为此,他已经在惠州的工坊和汴京的工坊同时开始试验,反正粉条的制作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大宋这个时代不可能有电力,设备的加工效率胡会低一些。
不过大宋没有电力,但人工成本非常低,只要用足够的人去堆,产量绝对很可观。
在大宋这个时代,钟粟如果仅仅是过平民的生活,其实可以过得非常滋润,但这完全不可能。
来自未来的人,只要不是弱智,无论如何会去尝试做一些事情。
不管是吃穿住性,享受过后世各种便利后,虽然回到的不是石器时代,但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方便。
这样一来,是个人都有些难以忍受。
就先从吃说起吧,大宋时代和之前,几乎都是水煮菜,经常过着撸串深夜放毒的日子,一下子每天面对无比寡淡的菜蔬,不吃吐才怪。
至于其他的吃食,没有辣椒也是个巨大的硬伤,茱萸那东西真的不怎么样。
至于穿衣服,后世的衣服可是各种材质各种舒适,而这个时代的选择真的有些单一。
至于住和行就更夸张了,后世的各种讲究,仅仅装修之类,就能做到死。
出门各种车辆的选择,有时候甚至可以让人有选择困难症,选择骑自行车,似乎低碳环保,还能够锻炼身体,但却太累。
如果选择开车,可能会面临堵车,还不如骑自行车。
至于步行,反倒成了悠闲的代表。
可大宋最快的只能是骑马,舒适度真的不怎么样,当然,退而求其次可以乘坐马车。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钟粟才搞出了带减震功能的马车。
其实,如果真正说起来,吃才是关键。
每个人都有一个吃货的梦想,只是有些人会刻意去注意去节制。
茫茫大汴京,钟粟早就发现,吃食店和酒楼之类是最多的,就算是摆小摊的,也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吃食。
所以,他现在又想到吃了。
之前他就尝试过酸菜肉片,但没有了粉条,总觉得缺少了灵魂。
为大宋人民增加一样选择,既满足了口福,同时还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其实,粉条这种东西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钟粟本来真的不知道,幸好在穿越之前,他也算是个喜欢刷手机的。
曾经有一次,他看到了李子柒做粉条的视频,这一幕让他记住了。
关于红薯粉条,就不得不提到山东邹城这个地方,据说这里是红薯粉条的发源地,还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故事。
山东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而邹城位处自古以来颇多“感慨悲歌之士”的鲁西,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红薯粉条的发明者就是邹城中的一位农民。
这个农民可不简单,虽然是个孤儿,但他的成长十分健康,长大后很有古侠士之风,重情尚义,深受周围认识的人所尊敬,然后他十分勤劳,精耕细作,还常常帮助别人,很得周围认识的人爱戴。
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天庭里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仙女有一天偷溜下凡来到了风景清幽的邹城,见到了这个鹤立鸡群的农民,一见钟情。
而这个农民也看到了这样一个宛如仙女下凡一样的女子,心中倾慕。几番秋波暗送,几回郎心相许,终于一纸媒聘两人结为连理。郎为耕种妾为织,日子平淡而甜蜜。
只是自古以来这样的结合总是难以平静,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发现了这个仙女的逃离,于是派遣天兵天将下来将仙女捉拿回天庭。
农民与仙女情根深种,遭逢离别凄怆无比,直欲感天动地。
王母娘娘只好现身,对以死相逼的农民和仙女说:“并非是我执意想要拆散鸳鸯,只是仙凡有别,凡人和仙女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就像田里的红薯,它终究只能沾满泥土并且长得丑陋,永远不可能变得干净漂亮,你们还是了断了吧。”
王母娘娘的一番话果然震慑住了农民和仙女两人,农民呆立,仙女悲戚,却都失去了反抗的能力,两人就这样仙凡永隔了。
故事到这里好像也要结束了,但是农民与仙女之间的情义没有那么浅薄,农民更是一个重情尚义的人。
仙女走后,因为王母娘娘的那句话,农民整天就只会盯着红薯看,因为他还是在想:红薯怎么就不可以变得干净漂亮呢?他还在奢望着当他能够做到把红薯变得干净漂亮的时候,仙女还能回到他的身边。
周围的人都劝他别傻了,自古以来红薯就是这样的他又怎么能改变。
终于有一天,农民在吃着面条的时候突然想到:面条原来也是麦子而已啊,现在都可以那么干净规则漂亮,为什么红薯就不可以?
灵光一闪之下,农民决定根据做面条的方法来“改造”红薯。
只是红薯终究和麦子是很不一样的,农民想得简单,做起来又怎么会容易。
但是自从仙女走后,“改造”红薯成了农民心中唯一的念想,所以他不会放弃,也放弃不了。
终于在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之后,他成功了!红薯真的被他做成了像面条一样的条状物,还晶莹剔透看起来十分漂亮,这就是红薯粉条的传说故事。
故事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钟粟现在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只能努力调动自己的记忆,然后让这套手艺提前几百年问世。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8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8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