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士农工商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士农工商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钟粟的军医培养计划可不是拍脑袋的决定,如果是临时起意,他就不会建起医学院了。
现在罗浮书院医学院在岭南,汴京大学医学院在中原腹地,虽然不能做到辐射大宋,但也在源源不断地为大宋培养出各种档次的郎中。
倒不是说钟粟的医学院培养大夫有偏见,医学这东西,其实也讲究天赋异禀的,就想黄神医和张林,两人就是天赋异禀类型的。
这样的人往往稍稍一点拨就能举一反三,甚至在有些时候能够做到无师自通,后天只要付出常人一小半的努力,就会有很大的成就。
可以说,他们这种人有时候就像是带系统的那种,所以他们如果真的努力了,别人拍马也追不上,不服也没办法。
两处医学院收徒不可能全都收资质绝佳的,毕竟这样的人太少了,不是想找到就能找到的。
更多的时候,那些郎中,也就仅仅比起一般人资质好一些。
当然,这些人如果后天后能刻苦钻研,往往而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就,成为一方名医还是没问题的。
经过这几年的培养,民间郎中的数量虽然不能说已经饱和,但也勉强够了,其实按照后世的比例来看,虽然还是少了很多,但药材同样优先,郎中多了也没有什么用。
做到了这些,钟粟自然把目光瞄到了军中。
民间仅仅是生老病死,但军中哪怕不打仗,也会因为训练出现的意外之类造成伤亡,所以更得配备数量足够的军医。
之前钟粟就翻阅了大量枢密院的卷宗,特意找到了军医方面的资料研究过,大宋的军医体制还算是比较完善的,对军医的配备也算科学,但数量真的不怎么够。
干掉西夏,多少有些轻松,所以大宋军队的伤亡不大。
可下一步,大宋要从契丹这头恶狼手里夺取幽云十六州,契丹军士的战力显然高出了西夏军士,如此一来,伤亡必定会大一些。
一名合格的军士,对军队来说就是一个财富点,大宋打仗以往固然有依靠人数堆死对方的嫌疑,但这却不意味著带兵将领漠视军士的生命,能够减少伤亡终归是好事。
虽说到时候,燧发枪和佛朗机炮多半已经完成,但面对国力远远超过西夏的契丹,显然会有更大的变数。
契丹人的尚武精神还是很强的,他们如果非要和大宋死磕到底,必定会有更大的伤亡。
到时候一场战争打下来,就会进入紧张的伤兵救治中,虽说可以做到足够的努力,但因为缺少有效得消炎手段,战争造成的往往是大面积的外伤,因为感染导致治愈率真的很低。
受伤的军士伤口一旦感染,多半往往无法医治,最后只能活一天算一天。
现实虽然很残酷,但做好完全的准备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次派人去种师道军中,说是为种师道诊治,其实也是带着任务去的,他们要向种师道传达钟粟的意思,然后形成调查报告,以便医学院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培养医学人才。
面对钟粟的庞大设想,张林恨不得自己前往西北军中,只是他心里明白,小然马上要临盆了,他必须坐镇。
既然如此,那就尽可能挑选几个灵光一些的,他们去了才能真正掌握大宋军中的情况,然后带来更准确的资料。
而现在医学院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出更为庞大的医疗队伍。
其实,别说是医学院准备扩招,其他几个学院早就开始疯狂扩招了。
工商管理学院因为那些派往边地的人一个个或者成为了朝堂官员,或者腰缠万贯活跃于西北商道,有些胆大的干脆跑到了更远的西域。
现在还在工商管理学院的学子虽然没有亲自听他们讲过自己的经历,但从《汴京头条》上,时常会有这些人的情况。
其实他们明白,能够写进《汴京头条》,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可能在经历着远比纸面上的东西更加精彩的故事。
如此一来,很多人更加心动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成功,成功的人生实在有很多很多的选择,去经商,去种植高产作物,去养殖生猪,去打造兵器,去修筑马路……
汴京大学给大宋的有识之士带来了无数中可能性,也让很多人的人生不再变得一眼能够看到头。
在文学院苦读东华门唱名固然是一种非常高端的人生理想实现方式,但却不再是唯一的一种,其他的那些方式,有时候想想真的很有意思。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原来大家心目中的先生,各个都是一个个板着脸,出口都是之乎者也。
但汴京大学却在不断地改变这一起,有些先生非常年轻,甚至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但真正开始讲学的时候,很快会吸引全场的目光。
就像铁坊的韩百炼,他也在汴京大学理工学院讲过多次的课。
其实第一次上讲坛,学生们很是诧异,韩百炼同样非常忐忑不安。
学什么不太明白,他们好歹都是读过书的,只是觉得汴京大学的理工学院也有值得追求的东西才来。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给他们讲课的,居然是一个铁匠。
韩百炼同样焦灼不安,面对通红的铁块,他信心百倍,但现在面对的却是一群读书人,他真的很紧张。
只是,钟粟对他下了死命令,如果今天不上讲坛,从此不准他在打铁,这对韩百炼来说比要了他的命还要可怕。
最后,韩百炼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的。
韩百炼先来了一番自我介绍,其实就是几句话,但他已经汗透重衣,学子们却莫名其妙地看着他,等待他下一步内容。
韩百炼心一横,钟粟之前说过,让他将自己最擅长的。
他马上说起了当年打制百炼铁的过程,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什么花哨的修饰,过程听起来非常枯燥。
但学子们却突然发现,这个黝黑的男人,身上却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他居然能够将打制百炼铁这种事情几乎坚持将近七八年。
这是多么漫长的一个过程,当时,这个人最终成功了。
韩百炼越说越觉得放松,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当大家听到韩百炼终于打制出了传说中的百炼铁,然后得到了钟粟的赞赏,一时之间,热烈的掌声如雷鸣般地响起。
韩百炼懵了,他本来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做这个的,但学生们却鼓起了掌,而且特别带劲,难道自己讲得足够精彩?
有了第一次,接着还有第二次,韩百炼一次次的登上理工学院的讲坛,一次次将他在铁坊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
这仅仅是汴京大学的一个缩影,来汴京大学上课的,除了像韩百炼这种白丁外,当然也有不少朝廷的官员。
之前钟粟经过一番和保守势力的角逐,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自此以后,一些嗅觉灵敏的朝廷官吏开始主动前往汴京大学讲学。
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紧接着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
坏风气产生的时候,往往会越来越坏,路也会越走越窄,以至于最终崩溃,但好风气一旦产生,也会不断往好的方向继续发展。
就像汴京大学,在建设之处,钟粟看起来一直很轻松,其实遇到的问题实在太多,但他还是硬撑着,在国子监和几大书院的夹击中艰难求生存,最终,这些书院不但没有能够将汴京大学挤垮,反而开始向汴京大学的办学方式靠拢。
现在,各大属于都逐渐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
嵩阳书院因为地处嵩山之中,嵩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他们居然从汴京大学取经,奇迹般地成了一个矿冶学院,虽然技术和人才都是从汴京大学引进的,但有了这个开头,显然会有很多好处。
应天府书院所处的位置区位优势很明显,居然模仿汴京大学也成立了一所工商管理学院,而且在海上贸易商倾向力度很大,这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而岳麓书院居然成立了一所探究天文地理的学院,在找钟粟商讨名字的时候,才将有些情况说清楚,钟粟一听便有了逐渐,直接明明为地质学院。
起初钟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搞个这么个学院,当他想想岳麓书院所处的地方时,他明白了。
长沙市的地质构造特点本来就很突出,地层出露齐全,花岗岩体广布,地质构造复杂,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在长沙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层大约是10亿年以前形成的。
这些都在表明,长沙的地质非常值琢磨一番了,成立一所地质学院,其实真的是得天独厚。
石鼓书院和嵩阳书院类似,也成立了一所矿冶学院,但他也有一些不同之处,衡阳因为硝石的产量非常高,所以名为矿冶学院,实际上偏重于炸药功业的研究。
至于白鹿洞书院,因为地处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干脆成立了一所农学院,主要研究水稻种植。
南方一代,高产作物的推广主要玉米为主,马铃薯和甘薯其实更适合北方干旱地区,所以白鹿洞书院的农学院如果在水稻种植上有了突破,自然对大宋会有贡献。
钟粟也毫不犹豫,告诉了他们一个思路,想要培养出更加高产的水稻,那就得想办法去占城,那里一定有他们需要的东西。
虽然每个书院仅仅尝试成立了一个学院,但显然是辟天荒的大事情,代表着一个靠读书人说话就算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个士农工商平等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9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9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