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北地治理方略(二)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北地治理方略(二)

推荐阅读:万妖圣祖妖龙古帝万神主宰一号狂枭剑道第一仙重生之都市仙尊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陆地键仙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乱世书


    和北方治理的大事相比,这件事情或许有些微不足道,但对于钟粟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他要做父亲了。
小然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这是他成为穿越者后的一件大事。
赵佶也算够义气,居然以个人的名义送来了不少恭贺礼品,不少朝廷大员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也是各种礼品纷云而至。
钟粟也不拒绝,反正在大宋官员之间因为各种原因送礼是非常正常的,只要不是过于昂贵,收下就收下了。
如果真是那种别有用心的人,送来的礼品自然会非常昂贵,这一点钟粟已经向李师师交代清楚,超乎常规的一概拒收。
反正自己不缺钱,何必要拿那些不干净的钱。
小然能够顺利生下孩子,张林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之前其实很想去一趟兴庆府,比较黄神医曾经交代过,行医之人不能老实窝在医官里面,最好多到外面去走走,开开眼界,医术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可惜的是,小然这里他真的不敢走开,就怕出什么意外。
现在孩子降生,他倒是可以松懈一下。
钟粟也告了假,他准备陪护一段时间小然,虽说家中什么人都不去,自己留着也帮不上什么忙,但对自己穿越到大宋后的女儿,他还是格外在意。
都说爸爸是女儿奴,钟粟本来还不信,但孩子才刚刚出生,他已经感觉的,自己就是女儿奴基因。
看着女儿圆嘟嘟的小脸,他忍不住轻轻地抚摸着。
为了让女儿的营养跟上,他甚至想尽办法在琉璃厂反复试制,终于做出了几只玻璃奶瓶。
这些日子里,他完全过上了一种从未尽力过的生活,半夜三更被女儿的苦恼吵醒,虽然有两班倒的奶妈之类,但他还是喜欢亲自动手,这让小然都觉得有些不习惯。
“钟大哥,你是做大事的人,这些小事你就别插手了。”
小然可不能理解钟粟的快乐,钟粟能够亲自照顾女儿,他当然觉得高兴,只是她觉得钟粟真的有点过了。
“什么事情能比得上我照顾女儿,这可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
钟粟一边说,一般仔细地感受这水温,虽然没有奶粉,但钟粟专门弄来了几头奶牛,然后随时会可以挤出不可描述之物。
经过这些天的联系,他很快掌握了喂奶瓶的方法。
初乳的营养固然是最好的,但必要的补充也是有必要的。
自己现在已经华丽转型为婴儿营养师了,弄得小然笑着直摇头,她实在想不明白,钟粟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这么上心,大宋的男子好像没有这样的一个人。
李师师现在更忙了,他不但要打理汴京商业街,还要照顾家里的事情。
不过,正因为这个,她现在变得极其干练,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会乐舞的李师师了。
钟粟告假奶孩子,朝中却一片热闹的景象,北地治理方略很快在朝廷掀起了非常广泛的讨论。
这样一套系列文章,给稍稍有些沉闷的朝廷带了了一股清风。
很多大臣们发现,大宋早已不再是以往的那个大宋了。
文中提到的很多东西,完全都是耳目一新的,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明显的背离祖宗成法的东西。
最关键的是,北地已经在这么做了,而且成效非常显著。
其实,有些人已经意识到,现在的大宋变化实在太快,祖宗成法固然有科学的地方,但现在形势变化得更快,如果还是按照老一套来,不但对大宋不利,甚至还会带来害处。
可见,这套方略还是很有价值的。
除了朝堂之中,这套方略同样在太学和汴京大学中迅速传播,北地,显然变成了学子们实现梦想的地方,而且实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考取功名。
总之,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便能在北地混出个模样。
当然,始终还是有一部分学子,他们总是觉得考取功名才是正道,其余的都是下品。
这样的思潮,钟粟也不想刻意打压,一个时代,总得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声音,正因为有这样的声音存在,主流的声音反而可以传得更远。
苏东坡也颤抖着双手研读完了这套北地治理方略,他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静。
他想起了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改革运动,并非为自己谋私利,主要还是为了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
大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便收归行政权、财权、军权,并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
大宋自宋真宗时起,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日见增多,至宋仁宗时,更是三令五申。
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冗员”极为严重。
除此之外,大宋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冗兵”也出现了。
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又形成了“冗费”。
除此之外,庆历新政的失败,宋朝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显然再次加剧,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朝廷内外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这样的局面苏东坡也不满,此时王安石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变革。
苏东坡对大宋的社会也有清醒的研究,所以对于王安石的敢为天下先很是称道,只是,王安石毕竟处在一个有局限性的时代里,他提出的政策中,也有不少不利于大宋的政策。
此时的苏东坡不可能坐视不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不知不觉之中,他自己被扣上了“保守派”的帽子。
保守派就保守派,苏东坡一向是个乐观主义者,可是后面的发展情况,让他走上了一条非常荒唐的道路。
当然,就在最麻烦的时候,钟粟的出现解决了这些。
经历了这些风雨的苏东坡,显然已经对什么改革之类没有了这么大的兴趣,但钟粟送来的东西,他却有一些兴趣,一遍看完之后,他突然觉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苏东坡突然觉得,自己比起钟粟来说了,显然差了很多东西。
“大宋治国方略……”
苏东坡嘴里念叨着,他突然很想渐渐钟粟,有些事情非当面多说。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9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9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