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梃明 > 第22章 22李成梁

第22章 22李成梁

推荐阅读:我有一座随身农场万妖圣祖从八百开始崛起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重生之都市仙尊红色莫斯科我是如何当神豪的我的公公叫康熙陆地键仙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

    坤宁宫为皇后所居,位处皇上居住的乾清宫北边。坤宁宫中,几根巨大的红柱有两抱粗,红柱红地毯红帐子,满目大红,龙凤环绕双喜于地。宽大的室内不过一床一榻,一张梳妆台,一只香炉,几张圈椅。
    榻即是床,只是榻上三面有矮矮的围挡。一个白脸小嘴的女人端坐榻上,她一身蓝袍,满头珠翠,双手捧笏,做灶王爷状。数步开外,一个宫女立在架旁,正执笔描绘。那宫女道:“娘娘,天黑了,瞧不真了。”端坐榻上的女人道:“掌灯,接茬画。”此人便是皇后王喜姐,年整五十,还有五年阳寿,她以十四岁入宫的早婚年纪,成为中国在位最长的皇后。
    一个婆子打着伞来到廊下,门口有太监将伞接过,那婆子进到殿中,转进一片围幔,道:“娘娘。东边的去乾清门了,怕是有什么歪道儿,在皇上面前妄口巴舌。”王喜姐端坐不动,淡淡道:“憋了一肚子窝心气,准定是在歪歪我。”婆子道:“妄想巴高,想做中宫!”王喜姐终于叹道:“也是当年老爷糊涂,结了这么个外撇子亲戚,叫那王森还外带着结了王德祥。唉!永年伯,原是个万年牢的意思。”婆子道:“都是王德祥这个该死的东西,弄这些瞎事,攀累上娘娘!”
    “娘娘,刚熬的豌豆粥,趁着温得乎儿,娘娘吃几口”宫女捧碗立到一旁,王喜姐操起勺子吮了一口,便将勺子掷回碗里道:“面咕吨儿似的。”汁水溅上那宫女的脸,她不知死活道:“是娘娘吩咐,要熬得稀溜儿,奴婢实在呐摸不透娘娘的心思。”
    只听王喜姐叫道:“连你也敢跟我犟嘴!管家婆,你调教得好人儿!”闻言,屋中的人全部跪倒,人人变色。“跟我咬牙咬嘴,还不拖出去!”王喜姐叫道。见没人动弹,王喜姐又叫道:“留着她一肚子歪理将我气死?”管家婆连忙站起,跑到外头叫道:“来几个公公,娘娘要处治人!”那捧碗的宫女将碗放在地毯上,不停叩头,“娘娘饶命,娘娘饶命!”王喜姐冷冷地看着她道:“往哪弯?弯不回去了,另托生托生才新鲜。”
    只听门外几声皇爷!一个男声在门外道:“又怎么了,豆大的事”万历已进到房中,王喜姐竟不起身,只道:“几颗豌豆,可不就是豆大的事,我就是那窝里炮,也只能管管豆大的事。”万历走到近前,看着一身朝服的王喜姐,又看了看架子上的宣纸,诧异道:“这是做甚?”王喜姐道:“画个喜容儿,我也没儿,给媖儿留个念相。”万历叹道:“都不叫朕过几天闲在日子。”王喜姐道:“不是臣妾不叫皇上闲在,是那些瞎话流言不叫皇上闲在。这么个事,实拍拍地掉到我头上,我为何诬赖她?拿车换炮,我可不够本儿。”
    万历吩咐了一声都下去吧,众人起身朝门口倒退了几步,转身去了,那个宫女正要起身,王喜姐冷冷道,你别走!你宫女低唤了一声娘娘!重又跪倒不停叩头。过不多时,几个太监立在了门外,王喜姐微微扬头道“先墩着。”又冲那宫女道:“起去!”那宫女只是一味继续叩头。王喜姐怒道:“将她拉走!”于是上来几个太监将那宫女拽走了。对这一切,万历仿若不闻,只是坐在一张圈椅上,与王喜姐相对无言。
    坤宁宫筑在一人高的台基上,台基下的大缸旁放着一具棺材似的箱子,一个人的四肢露在箱外的风雨中。几个太监押着那个面无人色的宫女来到箱子旁,一个尖嗓子俯身看向箱子道:“窝巴坏了吧,该着你五行有救,换个人儿,放你出来遛个弯儿。小江子,小江子。”说着,那太监蹲下看向墩锁中的小太监,不见动静,他由孔洞中伸手摸了摸鼻息,变色道:“死了!”
    坤宁宫传出王喜姐的嚷叫:“我是那胎里坏,冒坏水儿,架哄着个疯子打东朝,架祸到她头上。”又听万历喝道:“揣着明白跟朕挑眉立眼,撺掇人的,跟朕扭臭儿,没撺掇人的,朕叫她受屈!”
    “皇上,您这么说,臣妾见不得人啦,我在坤宁宫从来是头朝里,自顾自。宫里的事不问,外朝的事更是不通经儿。当了几十年缩脖坛子,让了她几十年,我这个皇后,腰板儿早就塌啦!”万历叫道:“正是腰板塌啦,早就想下嘴啦,母后去年不在了,你的腰板更塌啦。可可儿母后一走,你便下嘴!”王喜姐叫道:“下嘴?皇上,你将臣妾比做什么啦?皇上,你听我说,那王森是父亲结的一个外卖,父亲早就不在啦,王德祥这奴才的事臣妾更是一些也不知!”
    万历道:“永年伯到底使了那王森几两银子?”王喜姐道:“何曾使过他的银子,就是逢着年节,他送几个炸套环儿,说是套着环儿的亲戚。”
    “什么炸套环儿,甭跟朕扯闲杂儿!”
    只见一身明黄出了坤宁宫,疾步下了台阶,太监连忙将伞罩在他头上。“搅得稀烂八糟,抬着夯儿哄朕!”万历自语着去了。
    第二天,文华殿南,内阁。三间青砖房,上覆琉璃瓦,这便是大明首辅与次辅办公之处,只有三间屋,想弄几个秘书也不可能,从空间上就卡死了,内阁深处大内,这又是一种空间安排。
    如今只有两个阁员,方从哲与吴道南。吴道南入阁不久,之前内阁只有方从哲一人,方从哲十余次请求增加阁员,万历都仿若不闻,六部缺官也多,张问达一个刑部侍郎居然兼理刑部与都察院,方从哲屡次请求补官,万历亦是不闻。官多疏子多,骂他的疏子多,党争的疏子多,官多俸禄多,万历打定主意精减公务员,缺官不补。
    正是中午,两位阁臣并坐大堂,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方从哲道:“豌豆下来了,老先生吃块豌豆黄儿。”
    六十五岁的吴道南叹道:“鄱阳湖向无商税,自从以中官为税使,置关湖口征课,以致舟楫不敢泊,多覆没,学生请罢关勿征,皇上不纳。”吴道南是江西人,关切江西之事,他原是礼部尚书,因丁忧回家奔丧,此次回京,又以东阁大学士入阁,成了实际上的次辅。大学士也分等级,以东阁大学士等级最低,往上是文渊阁大学士,再往上是文化殿,或武英殿大学士,再往上大约是皇极殿大学士,才算到头。
    方从哲闻听吴道南的抱怨,问道:“老先生回京不久,可知宁远伯上月殁了?”言罢,只听茶杯盖响了一下,吴道南惊道:“李成梁殁了?”方从哲点了点头道:“葬在仰山,只差一岁到九十。唉!此老一殁,只怕辽东人心震摇,在在瓦解!”闻言,吴道南惊道:“辽东在在瓦解,先生何出此言?”方从哲只是摇头不语。
    见方从哲不答,吴南道叹道:“此老虽师出必捷,威震辽东数十年,至于此老一殁,辽东人心震摇之语,则未免夸大。”方从哲道:“辽东许多事,学生都未上疏,皇上也不看。”吴道南闻言,关切地看向方从哲,方从哲又是摇头,只道不说也罢。
    吴道南不便多问,道:“此老七十六岁尚二度出山,惜乎后来贵而骄,专一杀良冒功。朝廷将他奉若骄子,他却仗着杀了几个北虏,窃弄威福,剥下虐民,恣其所为,国法为之不申,只怕亦无复子孙久计。此老五个儿子为总兵,四个儿子为参将,数十年来,朝中都叫他使银子使透了,连那申时行也替他说话,一同蒙蔽万岁爷,几个巡按论他,都叫按住了。辽东的马市,米市,貂皮人参,茶砖布匹,李家倚为利薮,这还如何堪战?只怕辽东镇早已言过其实。”
    方从哲叹道:“虽是言过其实,还可借借这张虎皮,如今皮也没了。”
    二人又议了一会李成梁,方从哲道:“他祖上是朝鲜人,世袭铁岭卫所官,都已年过四十,没银子上京里使钱袭官,还是个穷生员,巡抚大人器重他,给他银子上京寻门路,方才袭了世职。”
    吴道南道:“此老竟是生员出身,学生还不晓得。读书人杀良冒功,天下事尚可为哉!只怕一时功名有限,千秋清议难逃,将来何以传之史策?”说到这,吴道南忽地想起一事,问道:“那年熊廷弼参他,谓之献地,不止弃地,谓之啖虏,不止通虏。成梁之罪,可胜诛耶。又说此老有勾结建奴,袭取朝鲜自立之心,当真如此?”方从哲闻言惊道:“熊飞白真有此疏?”
    正在这时,只听门外有人禀道:“蓟州知州戚延龄急报!”喜欢梃明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梃明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6/6964/48853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6/6964/48853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